...有规定,要求制药公司在广告促销时公布药物潜在的疗效信息与潜在的危险信息,并以同等醒目的方式公示,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潜在疗效信息往往会比危险信息更加醒目地显示出来。许多药品DTC促销是以新闻形式播发的,而此类新闻又大多闭口不谈药物的危险性,...
...日前,记者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国家药物筛选中心了解到,该中心科研人员在我国首次制备成功两种荧光偏振技术专用的荧光标记药物靶点配基,建立了两种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 荧光偏振技术(又称荧光极化技术),是根据分子运动频率和荧光偏振原理建立...
...经济学研究等方面。但是,我国目前除制定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以及《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外,完整的药品上市后再评价法规体系还没有形成,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等各自承担的职责不甚明确,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的内容、实施方式、工作方案和工作程序...
...药品的特殊性决定了采取严格管理措施的必要性,世界各国普遍实现了药品立法,以法管药。在我国,《药品管理法》于1987年7月1日开始施行。这是建国以来,我国第一部药品管理法规。使我国进入以法管药的法制化的阶段。通常把国家对药品的监督管理工作...
...时报讯 (记者 王丽凤 通讯员 邱创泓 陈淑华) 广州已组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家库,还将建立起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药物滥用监测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网络。是记者昨日从有关通报会上获悉的。 据了解,广州市现有药品零售企业5517家,其中单体...
...2007年5月8日,湖南省药品审评认证与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挂牌成立。 湖南省编制办批准设立的湖南省药品审评认证与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承担省内药品、医疗器械、医疗机构制剂、药包材、药用辅料、...
...今年上半年,厦门全市共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病例536例,同比增长三分之一;3名死亡,4名患者出现后遗症,由中药、中成药引发的多达126例。 厦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昨日通报称,近年来厦门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逐年上升,今年上半年,每百万人口...
...信息,限制产品使用和供应范围等措施,以避免或减少药品导致的风险。修订处方者或消费者信息(药品使用说明书)的做法包括:补充新的危险性信息,如不良反应、禁忌证、警告、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等;改变叙述方式或文字重点,以进一步阐述和强调不良反应;...
...把双刃剑,在具有治疗作用的同时存在不良反应。因此,被通报了不良反应的药品并不表明是不合格药品,也不应与“毒药”“假药”“劣药”“不能使用”相提并论。《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的内容属告知性质,旨在提醒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及广大公众...
...如何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如何检测整个社会诚信度,任然是全社会亟待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006年央行组建了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只要是在银行办过卡、贷过款,都会自动在该系统中生成一份属于自己的“信用报告”。 此前,关于信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