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相胜学说与中医医案中的心理治疗_【中医宝典】

...,思胜恐”说法。这个理论对后世有着非常重大影响,历代医家也多有阐发,如金元四大之一张从正即对此理论做了进一步深入探讨与发挥,并在《儒门事亲》) 。这是对医者本身医学素养及学识修养提出了较高要求。但也正是由于有了这么多德才兼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62.html

中印医学交流_【中医宝典】

...恶揭陀药科论亦即解毒学长寿科及性医学。由于两晋时代佛学已经陆续输入我国而古代印度佛学中有五明学其中之工巧明即包括寿命吠陀在内这就难怪两晋以后印度医学曾在我国产生一定反响。如佛学讲究四大学说葛洪《肘后备急方》经梁陶弘景整理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719.html

反思內地與港中醫藥教研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致理中醫學界出現金元四大劉完素倡火熱而主寒涼張從正力主攻邪善用汗、吐、下三法李東垣論內傷而重脾胃首創脾胃內傷學說朱丹溪創「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說而主養陰。 明清時代是中醫藥學術發展第三次鼎盛時期《景岳全書》、《古今...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186.html

名医-李东垣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李东垣(1180~1251年)名杲字明之。金元间真定(今河北省保定市)人。倡导:“人以胃气为本”。善温补脾胃之法后称之为“补土派”。为金元四大医学家之一。 李杲幼年就喜爱医学曾捐款千金而跟随易州张元素学医学了没有几年就掌握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53.html

方剂学成就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引起足够重视。〔二)个人方书著作不断涌现受政府重视医学影响宋代文人编撰方书风气盛行或整理藏及个人秘方或搜集民间验方其中有著作在宋代方剂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沈括撰集《良方》且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后人将此方与苏轼经验方合...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84.htm

我国古代医生社会地位变化及对医学发展之影响_【中医宝典】

...发展有很大贡献在中国医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地位。然而当其去世后其孙为其写墓志铭概述乃祖生平竟“无一字及医”反而将他置于理学之流。当时著名文学家袁枚读后大为愤慨认为这是“甘舍神奇以就臭腐”并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予以批驳。试想在这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85.html

医学世家衣钵薪传_【中医宝典】

...古代有“医勿三世勿服其药”之说家学渲染禀承祖业深入研究使臻完美而成世家。且医学世家代有名医这正是由于这些医学世家经历了长期积累医疗水平确较高加之病人对世家医技信赖使得世医医名易鼎盛于乡闾。浙江在中医药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86.html

徐彦纯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元末明初医家(?-1384年)。字用诚。全稽(今浙江绍兴)人。早年习儒后业医私淑朱丹溪之学。尝撰《医学折衷》以《内经》为本采摭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诸家论说参附己意。该书分中风、痿、伤风、痰等十七类有论有按证方俱备。后又...

http://qihuangzhishu.com/195/364.htm

钱乙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小儿药证直诀》我国现存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钱乙字...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71.html

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_《中医妇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妇产科从不同角度做出了贡献。元代医学设13科有产科一门。金元四大学术发展开阔了对妇产科疾病诊断和治疗思路。刘完素著《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成书于公元1184年集中反映了其学术思想。同时该书《妇人胎产论》说:“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xue/81-1-2.html

共找到1,151,23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