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与传统文化——有关“中医文化”的思考_【中医宝典】

...定义为低于“文明”的发展阶段。在中国古代,文化的本义是指“以文化人”,即使用非武力的方式来征服教化民众。 中医文化”、“传统文化与医学”一类标题之所以盛行于当代中医界,并波及到史学界,我以为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中医界人士所受教育(养成过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92.html

中医文化命运_中医文化医林漫话_【中医宝典】

...命运”为题,谈谈自己的研究和认识。 挑战与失语:百年中医的坎坷历程 中医的危机从根本上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中医的命运是中华传统文化命运的一个缩影……是否废止中医已经不仅仅是中医界本身的事,而是整个思想界、文化界的事,是“中西文化之争”社会...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077.html

中医膏方制备的操作与质量控制_膏药制作_【中医宝典】

...,一般指的是冬令膏方,由于是一人一方,因此很难做到统一质量标准。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增强,膏方服用人数增多,膏方制作已形成一定规模,不但制作场所、制作设备应符合规定要求,在人员培训,质量意识上须进一步提升。 根据GMP或GPP要求,逐步制定...

http://zhongyibaodian.com/gaoyao/a13073.html

用好“膏”招儿_【中医宝典】

...本报记者 向佳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按照中医学“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当下已到了更有利于精微物质吸收与闭藏的进补时节,若调理得当,则可大大弥补夏日造成的虚损。 作为传统中医药的五大主要剂型之一的膏方,凭借其“一人一方”的辨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837.html

最早的膏方_中药制剂_【中医宝典】

...煎,用大乌头5枚,以水3升,煮取1升,去滓,纳蜜1升,煎令水气尽。这种制备方法与现代膏方的制作方法大致相同。这也是膏滋方内服的最早记录。由此可见,在汉代或汉代以前已经有了膏剂。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收载了一些膏滋药,如华佗虎骨膏等。 上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0299.html

方舟子:我反中医不等于反中国传统文化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中医理论体系不是科学,与现代科学思想、方法、理论、体系格格不入,应该彻底地否定、抛弃。中医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小部分,并不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反对中医并不等于反对中国传统文化。否定中医的科学价值,并不等于否定中医文化价值。 和所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839.html

民族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之一_【中医宝典】

...比较简陋,但对于缓解医药脱节的矛盾,解决院内用药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97年,我国第一部由国家行政部门组织编写、全面反映各民族医药状况的专著──《中国传统医药概览》的出版,为了解各民族医药提供了较为翔实的资料。该书涵盖了包括中医在内共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91.html

药补不如食补膏方不能乱吃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营养成分的食物,补充因冬季寒冷而消耗的热量,对身体虚弱的人还能益气养血补虚。 至于药补,需要提醒的是,膏方并不是人人都能吃的。首先,儿童不宜随便吃膏方,一般年龄达到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较为适合。其次,身体有大毛病的人不宜吃膏方 膏方主要用于...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591.html

冬病为何要夏治_【中医宝典】

...本报记者 谭欣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有“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谭镇岳告诉记者,这种思想成为后世“冬病夏治”的理论依据。 根据“春夏养阳”、“天人相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935.html

膏方自制方法_膏药制作_【中医宝典】

...常年吃固元膏对女士有很好的美容效果,乌黑头发,并且有光泽、有弹性。面部不仅无斑,皱纹少,而且红润。 一般的膏方完全可以自己动手做,五步基本就可以做成: 一、量身定制:先由有经验的老中医开出符合自身体质的膏方单子,在药房配好中药带回家。将...

http://zhongyibaodian.com/gaoyao/a13067.html

共找到851,25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