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冷热.已定于中矣.然后求诊.则脉之疑似不能惑也.故虽中医.治吾病常愈.吾求疾愈而已.岂以困医为事哉.(机按.东坡有宋名人.尚不使医索病于脉者.盖以脉虚而病实者.脉实而病虚者.脉有不相应故也.吁.病且难凭于脉.而欲凭脉知富贵贫贱.宁不为...
...中国古代书籍中句号的使用方法 中国的古籍,没有类似今天使用的标点。古代有些文字(例如甲骨卜辞)有时用分行或隔离来表示停顿,这种情况也并不普遍。所以历来认为学会断句是读书的基本要求。 汉代表示断句的符号是“、”和“”。“、”用来表示较小的...
...《汉书》《艺文志》所载小说 《汉志》之叙小说家,以为“出于稗官”,如淳曰,“细米为稗。街谈巷说,甚细碎之言也。王者欲知里巷风俗,故立稗官,使称说之。”(本注)其所录小说,今皆不存,故莫得而深考,然审察名目,乃殊不似有采自民间,如《诗》之《...
...烟所作,该诗和《咏红梅花得“梅”字》、《咏红梅花得“花”字》都出自小说第五十回。书中众人在芦雪庵联句,贾宝玉写诗“落了第”,被罚往栊翠庵折红梅花。大家又叫新来的邢岫烟、李纹、薛宝琴每人再作一首七律,按次用“红”、“梅”、“花”三字做韵。专命...
...去朝鲜从医,洪武十二年(1352)高丽任他为典医。永乐五年(1407)九月,朝鲜派王子来中国,随员中有医生“判典医监事”杨弘达等人。洪熙元年(1425)七月,明使随员太医张本立和辽东医人何让赴朝为朝鲜世宗王诊病,讨论治疗对策,并传授医方。...
...医之道微矣,四难未审,二反遽施,毫厘之差,滋曼弥甚。自张仲景垂范,援证立方,本论阐于伤寒,杂治编于金匮,晰奇胲于针鼻,转愈,死于麦芒。千祀以还,咸资准的。然而传经中络,受病固殊,辛热苦寒,施剂尤剧。偶遇嚏鼽,讵假乌头作帝,才逢痃痞,即推蝭...
...上《医醇KT 义》四卷,从《重药轻投辩》起至《产后三冲》止,计二十四门,共出自制方,每门少则三四道,多者至二十道,共得一百九十六方(添加有方无论者八道,未算在内)。先生日鲜暇晷,晚年抽闲成此KT 义,并无名利之心,不过自抒心得,为后学举隅...
...科技部相关负责人22日表示,制定和发布《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是对前一阶段出现的“中医是伪科学”“废除中医”等观点的正面回应。 2006年,一些人提出“中医是伪科学”“废除中医”等观点,在社会上引发激烈争论。 针对这些争论,《纲要》...
...义乌人也。求其书,自《心法》诸刻以外,无闻焉。己未,兼摄吴宁,得其刻在吴宁暑中,曰《丹溪纂要》,即吴宁卢子从其所刻石钵《荟丛》、《钩玄》诸书,删正向,裁取之者也。急模数本以归,以为先生之真传真印尽是矣。辛酉之秋孟,一日课诸生于司,学博陈先生曰∶...
...作者:陈士铎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卷一(礼集) 正医法 反医法 顺医法 逆医法 内治法 外治法 完治法 碎治法 大治法 小治法 偏治法 全治法 生治法 死治法 卷二(乐集) 上治法 中治法 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