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的血降钙素水平报道多数是降低,但也有正常和轻度升高的报道。 成骨细胞功能、肾的1-α-羟化酶活性随老龄化而受损,与此有关的1,25-(OH2)D3浓度降低,亦参与骨质疏松的形成。其他内分泌失调性疾病...
...的升高有些关系,可是在未用雌激素的人群中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也升高了。 总之,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在雌激素是否致癌问题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既不能肯定,又不能否定。所以绝经后妇女使用雌激素时应谨慎些,没有必要用的就不用。如果必须用的话...
...绝经年龄反映卵巢的生殖寿命,细胞衰老是绝经的结果,影响绝经年龄的因素有遗传,营养,胖瘦,居住地区的海拔高度,嗜烟等。 2.遗传因素对绝经妇女的影响 人体的DNA序列及其变异,反映了人类的进化过程,研究不同人群和不同个体的DNA序列变异(即...
...子宫肌瘤是一种中老年妇女疾病,这是因为以前在中老年妇女中的发病率是最高的,只是随着近年的发展,子宫肌瘤才发生在一些年轻女性的身上。关于绝经后子宫肌瘤会有什么变化? 绝经后子宫肌瘤发生的情况归纳为以下四种: 1、女性在发生了子宫肌瘤的时候,...
...其次,应该进行适量的运动。人的骨量每年会减少约0.3%~0.5%,患老年骨质疏松症者会减少1%,绝经后的妇女每年则会减少2%~3%。而如果进行长期循序渐进的运动,是可减少骨量丢失的。因为运动可以促进细胞的活性,6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每天坚持做...
...更年期妇女的年龄通常方40~52岁。在此期间,由于卵巢功能逐渐减退,出现月经周期紊乱,但在月经完全停止之前,卵巢仍然会排卵而怀孕,因此不能放松警惕。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绝经年龄大大推迟,甚至直到55~56岁仍有月经,在此阶段还应...
...女性进入绝经期,月经不再来潮。如果停经1年以上又发生阴道出血,常常是产生疾病的早期信号。绝经后阴道出血,最为常见的部位是外阴、阴道和子宫。其中最为多见的是子宫出血,而且也最为复杂。绝绝后阴道出血有良性也有恶性。较为常见的良性疾病有老年性...
...“骨质疏松症并非生理老化现象,而是一种需要治疗的慢性疾病”。10月19日在京举行的“关爱骨骼健康一生”骨质疏松日活动中,专家提醒高危人群认真对待骨质疏松症。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徐苓教授指出,...
...骨质疏松症(OP)是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多发于绝经后妇女、老人和多种慢性疾病患者。OP致残率较高,因此,OP的防治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中医药在OP的治疗上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肾阳虚型,分别用左归丸及右归丸加减治疗,连服2个月,结果9例腰背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用X线显示骨密度明显增高者6例。王氏等用补肾益骨膏(熟地、淫羊藿、紫河车、泽泻、龙骨等)治疗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服药3个月后,患者挠、尺骨骨矿含量均较治疗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