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终始译文

...补养。如果不好,也可服用一些急剂。这种病,不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是不容易好的。如不这样治疗,而用针刺的泻法,就会损伤五脏的真气。 大于寸口一倍,病在足少阳胆经;若大一倍而躁动的,病在手少阳三焦经。大于寸口二倍,病在足太阳膀胱经;若...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877.html

宜用辨上部有下部无_《内外伤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上部有,下部无,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何谓也?下部无,此所谓木郁也。饮食过饱,填塞胸中,胸中者,太阴之分野。经云∶气口反大于三倍,食伤太阴,故曰木郁则达之,吐者是也。瓜蒂散瓜蒂 赤小豆(以上各等分)上二味,为极细末,每服一钱匕,温...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waishangbian5702/297-5-6.html

卷第一 辨第一_《伤寒论》

... 寸口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府,迟为在藏。假令迟,此为在藏也。 趺阳脉浮而涩,少阴如经也,其病在脾,当下利。何以知之?若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一作沉),才见此为调,故称如...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195.html

《丹医秘授古》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道门《丹医秘授古》的故事 一、关于《丹医秘授古》的抄本 二、《丹医秘授古》的内容 《丹医秘授古》 前言 太渊第一以穴名也。 离经脉第二 守灵第三 趺阳脉第四 气口第五 青龙脉第六 太冲脉第七 龙曜脉第八 神阙第...

http://qihuangzhishu.com/1248/index.htm

右手寸口歌_《诀乳海》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右手指头肺相连.四十五动无忧虑.急极明知是中风.言医人以食指探病患之右寸.乃肺也.亦须准前五九四十五动而不歇.则无忧虑矣.若诊得其患极而弦.是为金衰不能制木.而风热愈盛.知为中风之候矣.按经云.右手寸口遍沉伏.乍小乍大.朝来浮大.暮...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ruhai/928-10-6.html

《难经》的成就和特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难经》最大的成就和特点无疑是它提出又被后来一直采用的,独取寸口。尽管某些内容还不够完备完善,但当时基本上达到了能够临床使用的水平了。 在其后不久,上叔和著《脉经》予以补充完善《难经》应当是成书于汉代,具体的可以说是在东汉。王叔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4.html

下篇提纲_《伤寒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虚冷,故令脉紧也。汗吐伤其胸中之阳,肺寒则紧也。咳者,中寒而胃逆,下利者,中寒而脾陷,冷水下利,泻其胃阳,则紧也。四十一寸口卫气盛,名曰高,营气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纲,卫气弱,名曰惵,营气弱...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xuanjie/1293-9-1.html

诊病将瘥难已_《脉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问曰:假令病患欲瘥,而知愈,何以别之?师曰:寸关尺大小迟疾浮沉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阴阳为平复,当自愈。病,其寸口小大及浮沉等者,病难已。...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ing/111-3-15.html

寸口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寸口指两手桡骨头内侧桡动脉的诊脉部位。 【寸口】 指两手桡骨头内侧桡动脉的诊脉部位。又称“气口”或“口”。按脏腑经络学说的观点,寸口属于手太阴肺经的动脉,肺主气而朝百脉,肺的经脉起于中焦脾胃,脾胃为脏腑气血营养的来源,所以全身脏腑经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843.html

候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经曰,阳盛阴不得荣,故人大三倍于寸口,曰关;阴盛阳不得荣,故气口大四倍于,曰格。尺寸反者,阴阳交者,为关格,主死。寒在上,热在下,两寸俱盛四倍以上。仲景云∶寸口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此为格。陈氏曰∶腑有邪则阳脉盛,脏有邪则...

http://qihuangzhishu.com/336/1052.htm

共找到312,9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