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食宫。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另说在脐上3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上3寸,旁开1.5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布有第八肋间神经,腹壁上动...
...腧穴,是针灸处方的主要内容之一。人体有361个经穴,另有众多的经外奇穴。要想选好腧穴,首先应了解穴位的特性及其主治功能。只有依据经络、腧穴理论,结合临床具体实践,才能合理地选取适当的腧穴,为正确拟定针灸处方打下基础。针灸处方中腧穴的选择,...
...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肠山。即承山。见该条。...
...不宜深刺。艾条灸3-5分钟。②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气合。即脐中。见该条。...
...手部腧穴分布广泛,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发现出来的。手部腧穴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近些年来人们发现的某些以病证命名的感应点、反应区和新针穴位等。见图2—1,2—2。...
...腧穴针灸图经》、《简要济众方》。校正医书局所刻刊行的医书计有《补注神农本草》等10部,已如上文所述。南宋偏安江南后,国势衰弱、财力日础,因而中央官刻医书种数极少,仅三、四种。北宋时期,地方官刻医书种类很少,主要有:熙宁二(1069)两浙东路茶...
...柳州的柳侯祠,现在《龙城石刻》(“剑铭碑”)复制品,是一块长一尺多、高六寸的残缺石碣,上面刻有“龙城柳,神所守;驱厉鬼,出匕首,福四民,制九丑。元和十二年。柳宗元。”相传这块《龙城石刻》从土里挖出来时,旁边还有一把短剑,所以又称“剑铭碑”...
...经穴别名。出《脉经》。①《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中都穴别名。见该条。②《中国针灸学》作委中穴别名,见委中条。...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太平圣惠方》作右关。别名石阙。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另说在脐上2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上2寸,旁开1.5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布有第...
...补泻等针灸诊疗各要素,也都有详细论述。 汉代还出现了中国第一部针灸腧穴专书——《黄帝明堂经》,它总结了包括《黄帝内经》在内的大量汉以前针灸治疗文献。见诸史书的同时代的医经还有《白氏内经》、《扁鹊内经》等,可以想象当时除了黄帝一派,还有其他医派...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