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三节读解

...不光是在君子看来,在所有人看来,这个丈夫行为方式肯定是不对。其实,孟子在这里用也就是一个比喻,人们求名求利求富求贵求得地位,谁不是在别人手里讨饭吃呢?就是君王,也要反过来乞求于人民。如果有所乞求,就会有羞耻感。如果求名求利求富求贵...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632.html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一节读解

...性善论是孟子关于人性思想一种论述,是指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而固有基本特征。孟子认为具备仁义是人天生禀赋,但是在人本性中只是开端、萌芽,即善端,并不等于善完成。只有少数人能够保持这种禀赋,所以他强调环境和教育在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48.html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七节读解

...本章紧接上章,孟子因此接着说:“天下有了正常道路,小规律就服从于大规律,有小贤人就服从于大贤人;”这句话意思是,太阳有东升西落这样规律,因此作为一个人规律就是小规律,而小规律是要服从大规律。因此,有小贤人就...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78.html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一节读解

...本篇本章是接着养浩然之气而讲个人修养问题,仍是对行为方式讨论。孟子学生陈代劝说孟子委屈自己去见诸侯,即使不能成就王道,也可以富国强兵而称霸于世。而孟子则认为,“枉尺而直寻”乃是就求利而言,如果有利益,不论是屈曲一尺而伸展八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53.html

孟子思想:性善与性恶_儒家_【文学360】

...先秦儒家对于人性善恶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在中国人性论史上,第一个提出性善论孟子。他认为,人性是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是一个不争事实。 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最基本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性善”或“不忍人之心”,或者说对别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08.html

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万章问:“读书人不寄托于诸侯,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是不敢呀。诸侯失去了自己国家,然后去寄托于其他诸侯,符合一定社会行为规范;读书人寄托于诸侯,不符合社会行为规范。” 万章说:“如果国君赠送粮食给他,他可以接受吗?” 孟子...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108.html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二节读解

...这是在说齐王派人观察孟子,不是一个最佳行为方式。因为不论是圣人、凡人,在相貌上并没有什么大不同,所不同是人心性而已。齐王若真想了解孟子,尽可以自己去见,并交谈一番,派人去偷看,就会受看影响,就不能真正地了解一个人。所以这种行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631.html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读解

...公元前286年,齐又灭“五千乘之劲宋”,使得“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诸侯恐惧”。就是在这种齐国最强大之时,孟子对齐宣王说了一番“爱民”的话。这不是孟子痴心妄想要改变齐国政策,而是孟子对当时战争残酷痛心疾首。老子说:“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06.html

孟子》原文_儒家_【文学360】

...1、《梁惠王》原文-出自《孟子》 2、《梁惠王上》原文-出自《孟子》 3、《梁惠王下》原文-出自《孟子》 4、《公孙丑》原文-出自《孟子》 5、《公孙丑上》原文-出自《孟子》 6、《公孙丑下》原文-出自《孟子》 7、《尽心》原文-出自《...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681.html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七节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孟子从齐国到鲁国安葬母亲后返回齐国,住在嬴县。 学生充虞请教说:“前些日子承蒙老师您不嫌弃我,让我管理做棺椁事。当时大家都很忙碌,我不敢来请教。现在我想把心里疑问提出来请教老师:棺木似乎太好了一点吧!” 孟子回答说:“上古对于棺...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993.html

共找到847,6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