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_《明医杂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发热,是火邪伤心,元气耗散,而邪热入客于中,故发为热,汗大泄,无气以动,其脉虚迟而无力,是外之热邪荣也。治主内。愚按夏月阳气浮于外,阴气伏于内,法当调补阳气为主,而佐以解暑,此推《内经》舍时从症之良法也。故前症当究其所因而治之,不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azhe/680-5-12.html

气温高达35℃以上需防脑卒中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夏季天气炎热,是中风的高发季节,专家提醒,当气温高达35℃以上,需谨防脑卒中。 身体缺水致缺血性脑卒中 夏季气温达到35℃以上时,缺血性脑卒中较为高发。因为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人的体温调节主要靠汗液蒸发达到散热目的,而老年人本身体内...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676.html

夏季保健5注意_【中医宝典】

...□ 戴文娟 浙江省东阳市中医院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新陈代谢十分旺盛,很多人在夏季易疲劳、出汗、心烦、食欲不振、昏昏欲睡,甚至会中、腹泻。因此,夏季要注意保养,尤其注意在以下五个方面要把握好。 一要注意精神放松 指俗话说:“心静自然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470.html

瘵_《增订叶评全书》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白芍、黄柏,以贝母易半夏,加桔梗以抑之,薄荷以散之,麦冬、五味以敛之,自愈。或加童便、藕汁,或黄连香薷饮一二剂亦可。静摄数日,忌酒煎炒自安,是名瘵,宜酌而善用焉,或用东垣参苓调中亦妙。霖按∶瘵乃阴气不生,阳气不潜,证见咳血吐血,日晡烦蒸,...

http://qihuangzhishu.com/778/14.htm

夏季生活十大养生诀窍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吃点醋,很快会解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 2、最佳蔬菜——苦味菜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往往使人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胸闷、头昏、食欲不振、身体消瘦。此时,吃点苦味蔬菜大有裨益。中医学认为,夏季人之所以不爽缘于夏令盛湿重,既肾气又困脾胃。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757.html

_《时病论歌括新编》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有阴阳之别。阴暑:由于天气炎热,纳凉广厦或扇风过长,为静而得之之阴暑也。其脉浮弦有力或浮紧,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痛而心烦,大热无汗。此为阴寒所逼,周身阳气不得升越。宜用辛温解表法去防风,加香薷、藿香治之。呕逆加茯苓、半夏;便泻加...

http://qihuangzhishu.com/147/128.htm

中暑中热辨误_《六因条辨》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尝考仲景《金柜》,有中喝而无中暑,后贤诸书有中暑而无中喝。或以中暑即;或以中喝即中热,或以即伤寒;议论纷纷,终无实指。赖张洁古出而云:静而得之谓,动而得之谓中暑。此二语颇为中窍。但于动静之间,虽如指掌,而中、之义,尚末缕析,...

http://qihuangzhishu.com/788/5.htm

证治_《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病者身热恶寒,头疼,状如伤寒;或往来寒热如疟,烦躁渴甚,眩晕呕吐,背寒面垢,泄泻,昏闷不清,其脉阴阳俱虚缓而微弱,皆由之所致也。却散治冒伏热,头目眩晕,呕吐泄利,烦渴背寒,面垢。赤茯苓 甘草(生,各四两) 寒食面 生姜(各一斤,切...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yinjiyibingzhengfanglun/627-9-6.html

夏季养生心为先_【中医宝典】

...吃冬瓜、丝瓜、西瓜,减少过食生冷、油腻。 谨防暑湿伤身 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大暑。此时,是全年湿度最高,也是阳气最旺盛的季节,由于气候炎热,酷暑多雨,所以暑湿之气比较容易乘虚而入,因为暑气盛,心气易亏耗,特别是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399.html

病_时病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为六淫之一,是夏季的主气。凡夏天感受暑热邪气而发生的多种急性热病,统称为“病”。但狭义的一般多是指温、中、感之类的病症。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hubing-1118.html

共找到80,70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