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学说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部分。二者的本质是一致的,从具体的研究内容看,整体的阴气阳气和具体脏腑的阴气阳气分往往只是见仁见智别。此外,寒热的研究与阴阳学说研究也有密切关系,可参照。(二)五行学说研究五行学说的研究主要是着眼于其方法论意义,而作为生理、病理、诊疗模式...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74.htm

《温病正宗》_中医论书籍_【岐黄术】

...作者:王德宣(民国二十四) 周序 自序 上编 学说辩正 第一章 温病解释正误 第二章 温病真理探源 第三章 温病瘟疫辨析 第一节 通论 第二节 温病专书概论 第三节 瘟疫专书概论 第四章 温病学说折衷 下编 正宗辑要 第一章 ...

http://qihuangzhishu.com/723/index.htm

经络学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把握疾病的传变,以及中药方剂的归经理论等,都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灵枢·经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工所止也。粗所易,上所难。”《扁鹊心书》:“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经络遍布...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835.htm

黄帝内经的脏象学说_【黄帝内经】

...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和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相互之间的联系以及在外的表象乃至与外环境的联系等等学说。 脏象学说是以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为物质基础的。《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其死,可解剖而视,其脏...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84.html

中医学利用五行学说_【中医宝典】

...中医学利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归属于五行。从五脏的资生来看,肾水精以养肝木,肝木藏血以济心火,心火热以温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肃下降以助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69.html

藏象学说的特点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使。”正由于藏象学说是一种具有时空观的结构功能模型,所以,藏象学说中一个脏的功能,可能包容着解剖结构上多个器官或系统的功能,而现代医学一个脏器的功能也可能分散在多个中医脏腑之中,藏象的本质是一个以系统功能为主体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55.html

藏象学说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脏腑为基础。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腑;以五脏为中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 ...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23.html

明代中外医学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金九集》(1452)、《大德济阴方》1卷(1455),田代师事,学李、朱之术。居12载,1498年携《金九集》等方书归国,为人治病,拯济甚多。著有《捷术大成印可集》1卷、《诸药势剪》、1卷、《药种稳名》1卷、《医案口诀》1卷、《三喜卷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64.htm

藏象学说的形成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日本学者山田庆儿考证,这是对“莽诛翟义之徒,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度量五脏,以竹筵导其脉,知所终始 ”(《汉书·王莽传》)结果的记载,故其对人体解剖结构的认识和描述,远比当时的其他医学要详细准确得多。 解剖学方法在藏象学说形成中的意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56.html

藏象和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_【中医宝典】

...基础是脏腑。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依赖于脏腑的生理活动,所以观察、了解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以及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进一步研究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变化规律是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脏腑(人体内脏)主要包括五脏、六腑、奇恒腑三大类。五脏指心、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01.html

共找到429,68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