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经八脉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奇经八脉联系于十二经脉之间,起着调节十二正经的气血的作用。所以,奇经八脉的病理亦关系到全身。督脉督脉上络于脑,下络于肾,总督一身阳。所以,阳经的病证多关系于督脉。另外它与冲脉同起于胞中,所以其病理又常与妇科疾患有关。故曰:“...

http://qihuangzhishu.com/44/131.htm

明辨外感内伤 拓展经方应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外感学说实际上温病学派构建的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也是六经辨证的余绪,李东垣选用了以五行学说指导下的脏腑辨证构建起了“内伤学说与伤寒、温病外感学说截然有别。当然,六经辨证是可以用于治疗内伤病的,脏腑辨证也是可以用于治疗外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701.html

斜视strabismus_《西医眼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accommodativeconvergence)是指调节性集合。A(accommodation)是调节。一定量的调节必伴有较恒定的调节性集合,形成调节性集合/调节比值AC/A。正视眼行使1D调节时,就产生一米角的集合。3.用同视...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kexue2/998-19-2.html

痹证门一则_《辨证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不肯遽散,因成为痹耳。治法必去此风寒湿三气邪,使不留于大肠,而痹可愈。然而徒治大肠邪,而风寒湿转难去也,又宜益大肠气,令气旺于肠中,而转输倍速,则风寒湿亦易祛诶。方用逐痹丹∶人参一钱 茯苓五钱 肉桂三分 升麻五分 ...

http://qihuangzhishu.com/591/12.htm

经方治疗的核心是察用药——张锡纯用经方的启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空间、地点的改变而受到影响,张仲景时代伤于寒者多,而张锡纯时代感受温热邪者多,虽然由汗疏散郁热理不变,但方药必须因时而变。寒性收敛多用麻黄开腠,而温性疏泄则用犹龙汤之清透。“连翘一两生石膏六钱,捣细蝉蜕二钱,去足土牛蒡子...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711.html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_【中医宝典】

...停于胸膈则胸闷呕恶;停于肺部可凝聚为痰;停于体腔则产生胸水或腹水;停于肠道则见腹泻;停于肌肤则见水肿;充溢四肢则身困体沉等等。古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生湿〞及〞脾为生痰源〞等说法。 益气:〞气〞在这里代表机能活动的动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22.html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_【中医宝典】

...解释。 阴阳偏胜包括阴偏胜和阳偏胜,是指在邪气作用下或本身机能病理性亢奋所致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阳胜则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阳偏衰包括阴偏衰阴虚和阳偏衰阳虚,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34.html

咳血挟痰_《杂广要》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术】

...,胸中痞则口燥。《病源论》吐血人多发渴,名为血渴,四物汤、全大补汤《医通》或生脉散加黄 、煨葛根、枇杷叶,量胃气虚实用《要诀》吐血不死咳嗽必死 今医者,谓吐血为虚劳,此大谬也。夫吐血有数种,大概咳者成劳,不咳者不成劳...

http://qihuangzhishu.com/483/35.htm

百合劳工百合病证_《余无言医案》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 带皮芪蜜炙三钱 怀山药四钱 云茯苓朱衣三钱 大麦冬三钱 红枣枚陈小麦一两先煎二诊:1954年6月27日前进百合地黄汤加味方,渐有向愈之。饮食较多,声音微响,面色亦较佳,惟大便干燥,此津液未复故,不足为虑。拟方再求进步,...

http://qihuangzhishu.com/1038/44.htm

五瘅门_《辨证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柴胡一钱 车前子三钱白蒺藜三钱 甘菊花五钱 水煎服。二剂而目黄澹矣。又服四剂,身黄亦澹矣。再服四剂,气逆、汗出止,又服剂全愈。此方开郁于分湿之中,补肝于散热之内,既善逐邪,又能顾正,两得而无失矣。此症用利目汤亦妙。...

http://qihuangzhishu.com/591/56.htm

共找到619,2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