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药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方著作。三十六卷。撰者、译者均不详。约为14世纪著作。本书原系将阿拉伯文医学著作编译成汉文者,现存明抄残本,仅存目录下、卷十二、三十、卷三十四,共四卷。内容包括内科、外科、骨科的疾病及药物处方、灸法等。书中所用病名、症状名及药名除直接...

http://qihuangzhishu.com/169/800.htm

回回药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方著作。三十六卷。撰者、译者均不详。约为14世纪著作。本书原系将阿拉伯文医学著作编译成汉文者,现存明抄残本,仅存目录下、卷十二、三十、卷三十四,共四卷。内容包括内科、外科、骨科的疾病及药物处方、灸法等。书中所用病名、症状名及药名除直接...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257.htm

古·百家姓

...流域、祁门及江西婺源等地),北宋时迁至扬州。扬州府志有载。古氏原有家谱,历三十三世,后毁于兵难。在明代时,扬州还有一回回收藏家也姓古,人称“古回回”。古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江苏和河南地区。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等地。(见中国回族大辞典...

http://wenxue360.com/guji/2644.html

四书中庸简介_儒家_【文学360】

...四书 中庸简介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 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37.html

敦煌医学资料研究概况_【中医宝典】

...。敦煌医学资料是已知我国出土医学卷子中为数最丰富的古医籍。据敦煌遗书总目索引初步统计,有关医药的文献资料至少在80种以上。 研究现状 敦煌学是当今世界上发现的一门以我国地名命名的“显学”。敦煌学的研究在国际上已经有近80余年的历史,而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05.html

回族食疗方一束_【中医宝典】

...回族人民善烹调,喜精做食品,在饮食上有本民族的独特习惯,各种风味小吃独具风味。而有些"食谱""粥谱""茶谱"就是很好的保健食品,有明显的补气补血、健脾开胃、补肾增精作用。如: 羊脖子炖 鲫鱼红豆汤:新鲜鲫鱼一条约重4两,赤小豆30克。先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16.html

辽夏金元医学家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三消论儒门事亲),素问药注(已佚),医方精要(已佚),其他托名刘完素的著作还有习医要用直格并药方河间刘先生十八剂保童秘要治病心印刘河间医案等。后人多把完素的主要著作统编成“河间六书”、“河间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4-10.html

针盒及针筒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竹雕藏针筒上下盖均以象牙制成,针筒外层为透雕人物图。 木质插针筒 (摘自中国医学通史简介:木质,高2.6cm,长4cm。针筒正面阴刻隶书“祖传针筒”4字。现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 象牙针盒 (摘自中国医学通史简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42.html

疗效显著的回族医药内治法_民族中医回医_【中医宝典】

...回族民间偏方验方有个重要的特点,即“药食同疗”、“寓药于食”,这与回人善烹调,喜精作食品有一定关系。 如以羊心朱砂同用治疗心血不足之失眠、心悸、震颤。方法是取新鲜羊心一个,朱砂1克(擂细)由羊心动静脉孔内纳入,用棉线缝其口,蒸熟或炖熟,...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78.html

回族医学中传统食物治病法_民族中医回医_【中医宝典】

...回族人善于烹调,喜欢制作精细的食品。他们常将药品与食物结合烹制,既可食用,又能治病,可谓是一举两得。具体的药食方法有: 朱砂羊心汤用朱砂1克研细,放人羊心中煮熟,吃肉喝汤。有养血、镇静的作用,可治疗心血不足引起的失眠、心悸。 砖茶山楂饮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72.html

共找到474,82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