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需用强的松或羟基脲治疗。若病人对强的松和羟基脲无效,可选择其他各种药物,并可与直接去除血中嗜酸性细胞的治疗手段(白细胞去除术)配合使用。嗜酸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嗜酸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是一种嗜酸粒细胞增多并伴有肌痛、压痛、疲乏、肿胀、...
...(如肝炎、流行性感冒、麻疹等),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等。2、嗜酸性粒细胞:(1)增多: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异体蛋白过敏、枯草热等),寄生虫病(...
...肥大细胞(mastcell)和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虽在来源、性质和分布方面都不相同,但它们在表面特征和活性方面非常相似,都是IgE介导型炎症的主要效应细胞。(一)肥大细胞肥大细胞的形态呈多样性,通常为圆形或者椭圆形,直径大约...
...)嗜酸性粒细胞见本节“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三)嗜碱性粒细胞见本节“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四)淋巴细胞1.淋巴细胞数量变化(1)淋巴细胞增多(lymphocytosis):1)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
...(一)治疗 泼尼松是CEP最主要的治疗药物,大多数病例用泼尼松(40mg/d,为最初剂量)治疗后,6h内退热,24~48h呼吸困难、咳嗽和嗜酸粒细胞浸润减轻,低氧血症在2~3天得到缓解,1~2周X线改善,快者2~4天。症状完全缓解在2~3...
...放射线异常、血液和血清学异常,则说明慢性炎症持续存在,已发展为慢性间质性肺疾病。用标准疗程治疗后随访2~5年,约有139例其中6例的病人有持续性症状,BALF中嗜酸粒细胞轻度持续性增高。慢性病人对治疗反应不佳。改用其他的抗丝虫药(如伊维菌素)或...
...吕弗琉综合征 吕弗琉于1932年首先描述本病,故又名吕弗琉综合征。其特点为游走性肺部浸润伴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增高,肺部症状轻微,多数仅有轻咳,病程呈自限性,常于3~4周内自行痊愈。...
...内或直肠、乙状结肠黏膜活检找到血吸虫卵。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免疫学试验如皮试阳性、环卵试验阳性等,可助诊断。 实验室检查: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嗜酸性粒细胞一般占15%~20%,偶可达70%,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程度与感染...
...不良。(3)测定肾上腺皮同功能:ACTH可使肾不腺破质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造成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后,随即肌注或静脉滴注ACTH25mg,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或注射0.1%肾上腺素0.5ml,刺激垂体前叶分泌ACTH,间接...
...白细胞计数,是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白细胞数目。旧称白血球,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人 (4.0~10.0)×109/L; 儿童 (5.0~12.0 )×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白细胞计数值...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