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补脾益肾,清热化湿。主膏淋(乳糜尿)。【用法用量】尿混减轻,湿热未清,去茜草,加泽泻、益母草;头晕、腰酸,加枸杞子、菟丝子等补肾药。【摘录】方出《张伯臾医案》,名见《古今名方》...
...,淳熙十四年(1187)进士,曾任德安府教授。《守城录》全书由陈规的《靖康朝野佥言后序》、《守城机要》和汤□的《建炎德安守御录》三部分组成,原各自成帙,宁宗以后合为一书,刊行于世。现存清乾隆四十年(1775)抄本及嘉庆、道光时刻本,共四卷,...
...治伤寒发热身体疼痛方。葛根(四两) 茯苓(三两) 麻黄 牡蛎 生姜(各二两) 甘草(一两)上六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再服后得汗,汗通即止。(《古今录验》无生姜、甘草。)...
...治咳胸中满而振寒,脉数咽干而不渴,时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是为肺痈方。桔梗(三两,《集验方》用二两,《古今录验方》用一两) 甘草(二两)上二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二服,必吐脓血也。(一方有款冬花一两半。...
...比喻书法的不同风格。 唐·张远彦《书法要录》卷二:“无常谓之古肥,子敬谓之今瘠。古今既殊,肥瘦颇反。”...
...治嗽不得卧两眼突出方。百部根 生姜(各半斤) 细辛 甘草(各三两) 贝母 白术 五味子(各一两) 桂心(四两) 麻黄(六两)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古今录验》有杏仁四两,紫菀三两)。...
...补骨脂3g,胡桃肉3g。【功能主治】滋养肝肾。主颤抖症,手颤动不休,平举更甚,腿痿软,头晕,视物模糊,大便溏泻,日行2-3次,舌红无苔,脉弦细。【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方出《岳美中医案集》,名见《古今名方》...
...,肺胃不和之胸痹。左胸闷痛,腹胀,咳痰不多,消化力弱,舌苔白腻,脉浮候缓,中候弦滑,沉侯有力者。【用法用量】1剂2煎,共取160毫升,分2次温服。【摘录】方出《蒲辅周医疗经验》,名见《古今名方》...
...90余篇,出版著作有《历代名方精编》、《金匮要略校注》、《金匮方百家医案评议》、《古今奇效单方评议》、《三订通俗伤寒论》、《连建伟中医文集》等10余部。先后担任国家规划教材《方剂学》编委、副主编。获1992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