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圣济总录》酸石榴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酸石榴汤【处方】酸石榴子30克 酸枣(去核)麦门冬(去心,焙)各60克 覆盆子45克 葛根90克 乌梅(去棱)50枚 甘草(炙,锉)30克 栝楼根45克【制法】上药八味,...
...Hemsl. var. spinifolium Rehd. et Wils.,以根、根皮和果入药。全年采根;春夏采果。 【性味】根:辛,温。 【功能主治】根:祛风散寒。用于风湿麻木,风寒咳嗽;外用治跌打损伤。根皮:理气止痛。用于胃气痛,腹痛。果...
...花椒和胡椒是常用的调味品,又都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属于温中散寒类药物,都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导致的脘腹冷痛、虚寒泄泻,但二者又有不同之处。 花椒又称蜀椒、川椒,是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植物花椒或青椒的干燥成熟果皮,原产于我国。味较胡椒辛辣,除有温...
...妇人良方》卷二十四)、薏苡附子散(《证洽准绳·疡医》卷二)。【处方】薏苡仁30克 附子6克 败酱15克【制法】上药三味,杵为粗末。【功能主治】排脓消肿。治肠痈内已成脓,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如肿状,按之软,脉数。现用于急性阑尾炎脓肿已成,...
...盛,故症状多在夜间加重;进冷食则助阴气而脾阳益困,故可出现胁痛。 针对这些病因、症状,我们采取的治则是“温阳散寒益气”,附子理中丸当属首选。该药为《伤寒论》的“理中丸”加附子而成,有“温阳散寒,益气健脾”的功效。附子为君药,温中散寒除胀满;...
...医宗金鉴》半夏干姜散 半夏干姜等分右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注】干呕吐涎沬者,以半夏干姜散,温中止呕也。若更头痛,此属寒气盛而逆之甚也,故用吴茱萸汤,温寒下气,大折冲逆之势...
...。【功能主治】去毒浊。主痈疽已破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葱白3寸,煎至8分,不拘时候。【摘录】《卫济宝书》卷下▼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种痘新书》卷十二:败毒散【处方】升麻6分,干葛5分,川芎4分,羌活4分,防风4分,荆芥4分...
...目录 《圣济总录》济急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济急散【处方】附子1枚(切下盖,取出肉,纳丁香在内)丁香49枚【制法】上药二味,用生姜自然汁略浸,同入瓷瓶中,重汤煮之令干,捣为细末,过筛。【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化痰止呕。...
...「释名」若榴、丹若、金罂。「气味」甘石榴:苦、酸、温、涩、无毒。酸石榴:酸温、涩、无毒。酸榴皮:酸、温、涩、无毒。「主治」甘石榴:咽喉燥渴,杀虫。酸石榴:1、肠滑久痢。有石榴一个,煅烟尽,出火毒一夜,研为末,以酸榴一块煎汤送下,神效无比。...
...剂. (栀、豉、芩、翘、杏、桔、花粉、 郁金之属)呕吐. (黄芩汤加半夏、生姜)湿邪内搏. 热迫下泄稀水.(枳壳、赤苓、芦根、苡米. 滑石之属)脘中痞痛. 宜从开泄.宣通气滞. (杏、F3、橘、半、蒌、桔之属)上焦气热烁津、 (凉膈散)散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