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正传后再叙_《医学正传》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天下之言医者众矣,安得有如至灵默契阴阳之大小、明决六脉二经之周流变化者,而与之论《素问》诸经方药之宜,攻补之功,虚实之变,针灸之法耶?盖尝思其人不可作矣,以名多,以名医名少也。《医学正传》,待御东崖虞公叔祖恒德老人所着也,观其书可以知其人...

http://qihuangzhishu.com/611/84.htm

医学史的概念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中国医学史的全方位研究,医学史研究的不断深化与泛化,把史工作者的目光带到中国医学史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以及与周边学科、社会人文与自然诸方面的关系上来。也正是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医学史研究的要求将更高,人们已不喜欢仅仅是点、线、...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40.html

春秋战国时期临床各科成就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春秋战国时期承周制,医学已有疾(内科医生)、疡(外伤科医生)、食(营养医生)和兽医之分是肯定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曾为带下、小儿、耳目痹(五官科),说明从周过渡到春秋战国时期,医学渐趋专科化倾向。...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7.htm

隋唐五代医学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 在意识形态方面,佛教经南北朝的长足发展,到唐朝进入鼎盛阶段,唐高祖托附老子李聃为先祖,提高了道教地位,而儒学则一直是统治者始终尊崇的治国之本。佛道儒的发展对医学和医学家也产生重要影响,许多医学著作中也可看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00.html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书目_【中医宝典】

...医学文献发展专科目录了。如:《隋志》著录的《四时采药及会目录》,宋·《秘书省四库阙书目录》著录的《经目录》,《大宋本草目》,明·《李嵩诸医书目录》,清·王宏朝的《古今籍考》,余鸿业的《林书目》,董恂的《古今籍备考》,邹澍的《经书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094.html

明代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的特点:官方尊崇儒学,倡导孝悌,医学被视为履行孝悌的重要手段。“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在这样的环境中,科举失意的知识分子,涌入医学领域乃必然之势。大批知识分子由儒入,改善了医生的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改变了宋时攻外科者“多是庸俗不通文理之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33.htm

职业医生的出现和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萌芽_【中医宝典】

...专职的医生队伍。缓、和、扁鹊及其弟子子阳、子豹等都是当时著名的职业医生,公元前6~5世纪的秦国还有了专门的宫廷医疗机构,并设有“太医令”这一官职。同时,专门医学著作也陆续问世,如长桑君授与扁鹊的《禁方书》,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68.html

商周医事制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内容上,与西周铭文反映的西周官制,颇多一致或相近。因此,正确认识和充分利用《周礼》是西周职官问题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周代宫廷,把医生分为食、疾、疡和兽医,这是医学进步的一个标志,它有利于医生各专一科,深入研究。《周礼》宫廷医学的分科...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8-2.html

研究因素_《预防医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一)研究因素的性质一般说来,研究因素是自外界强加给研究对象的。从性质上说它们是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因素。此外,在某些疾病,研究对象自己所具有的某些特征,如年龄、性别等也可作为研究因素。随着医学的进展和这模式转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

http://qihuangzhishu.com/960/736.htm

汉唐时期的维吾尔族医学_民族中医维_【中医宝典】

...“酥油”、“葡萄酒”、“石榴”、“茜草”、“胡椒”、“姜”、“小豆蔻”等都与今天维的病名、药名等基本相同。 公元 7世纪的《于阗医学文献》中记述了治疗疾病的方药。公元 8世纪初,唐代天宝年间,于阗维吾尔名医比吉·赞巴希拉□应聘入藏,担任...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000.html

共找到90,4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