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叙_《医学指归》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余少时立志于儒,因祖母病笃,延医罔效,深以不知医理即不能事亲为憾,遂肄读《内经》诸书。乃知天人合一之道,本与儒通。其理微,其法妙,愈加考核,愈觉艰深。初尚半明半昧,继则将信将疑,几有望洋之叹。窃以之为道,外感内伤为证治两大关键,去其所...

http://qihuangzhishu.com/843/4.htm

门棒喝》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论著作。四卷。清·章楠撰于1825年。收章氏“天气阴阳论”、“太极五行发挥”等30余论文。杂论医学理论、诊法及内、儿等科疾病的证治,并附医案。文中不仅从正面阐述原理,而且评论诸家流弊,犹当头一棒以警当世。且能结合临床经验加以说明。学术...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49.htm

门棒喝》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论著作。四卷。清·章楠撰于1825年。收章氏“天气阴阳论”、“太极五行发挥”等30余论文。杂论医学理论、诊法及内、儿等科疾病的证治,并附医案。文中不仅从正面阐述原理,而且评论诸家流弊,犹当头一棒以警当世。且能结合临床经验加以说明。学术...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83.htm

的解释_说文解字""字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首尾完成的文章或诗词:~章。诗~。~目。~什(shí)(《诗经》中的“雅”和“颂”以十为一“什”,所以诗章亦称“篇什”)。~幅。长~大论。千~一律。 量词,指文章、纸张、书页:一~论文。...

http://hanwen360.com/z/7BC7.html

明代医学基础研究的发展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1624年。张介宾在《景岳全书·阴阳》中,认为阴阳是医道之纲领,诊病施治,必先审阴阳。在《景岳全书·六变辨》中又指出:“六变者,表里、寒热、虚实是也,是即中之关键。明此六变,万病皆指诸掌矣”。除缺少八纲辨证的术语外,表述得已十分明确。 (...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5.html

古今医书大意_《友渔斋话》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难经》二卷,周秦越人撰,计八十一难。发明《内经》之旨,辞义古奥,猝不能通。元·滑寿伯仁所注,较诸家笺释,则为明畅。《金匮要略》,汉·张机仲景撰,晋·王叔和编,世罕传本。宋·王洙始于秘阁录出,凡二十五,二百六十二方,为杂症者之祖。国朝徐彬忠...

http://qihuangzhishu.com/715/8.htm

五脏生成_《疡大全》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五脏生成》曰∶诸脉者,皆属于目;(脉者,血之脏,久视伤血。明诸脉皆属于目也。)诸髓者,皆属于脑;(脑为髓海,故诸髓属之。)诸筋者,皆属于节;(筋气之坚结者,皆络于骨节之间也。久行伤筋,明诸筋皆属于节也。)诸血者,皆属于心∶(血居脉内,...

http://qihuangzhishu.com/344/16.htm

针刺_《古今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阴阳应象 岐伯曰∶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从阴引阳二句,言在上者治下,在下者治上。以我知彼,欲体察也。以表知里,达内外也。过与不及,总结上文,观夫阴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5-8.html

阴阳离合论_《疡大全》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阴阳离合》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天覆地载,万物方生...

http://qihuangzhishu.com/344/12.htm

古丽副厅长谈新疆维医药的发展_民族中医维_【中医宝典】

...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获省部级科技论文奖14。 记者:请您谈谈维吾尔医药的教育情况。 古丽:振兴维吾尔医药,教育必须先行。由于以往没有正规的维教育,加之一些名老维相继去世,出现了维后继乏人、乏术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999.html

共找到110,7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