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的宝藏_【中医宝典】

...消化性溃疡病。像脉气不规则,为腹瘤形成之征。像紫斑病而现浮芤之脉,其预后必然不良等。这些我都已写进岭南话里面。这样,各人所谈的即使很少,大家汇合起来,便可以蔚为壮观。相信老前辈们的脉经验是一时谈不尽说不完的。关于何种脉,一按即知为何种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69.html

对中医痰的探讨_【中医宝典】

...为贮痰之器”。黏痰滞于咽喉则局部发痒,引发咳嗽不止。痰阻气道(气管、支气管等)更会影响肺气的宣通肃降,而导致咳嗽、气喘、胸闷等症。所以说痰浊阻肺是肺系各(相当于现代医学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产生和加重的重要因素。痰贮于肺,不但影响气道的通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55.html

元_《古今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积力久,居束垣门下十余年,尽得其妙。着有《卫生宝鉴》二十四卷行世。□号蒙斋,图述《伤寒指掌》。□洛阳人,少举进士,不第,遂业医学。洞彻玄机,活人甚多,所着《伤寒类》、《订活人书》及《针经》。□燕京人,甚精,尤神于脉。年七十时,有老妪居...

http://qihuangzhishu.com/336/28.htm

心肾不交_《临实验录》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张某,女,42岁,南高村人。素为阴虚血少之体,不耐繁劳。近因家事繁忙,劳心伤神,致心悸逾月不已。某与归脾汤加龙牡,服之七剂,症不见轻。今日门诊,自谓胸中筑筑跳动,如盗将捕。悸动时身体瘫软如泥,欲睡而难以成寐。心烦易怒,面赤头晕,腰腿酸软...

http://qihuangzhishu.com/115/195.htm

推陈出新 示人规矩——读《针灸临床处方精义》_【中医宝典】

...□ 俞中元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目前,由于出版事业的发达,针灸籍时有问世。但是,缺憾的是许多书册内容重复,即介绍的内容形式多以十四经脉为纲,逐经介绍,而每一经脉下,再逐一介绍腧穴的位置、功效主治与针刺的深度与艾灸的壮数。还有的针灸书籍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325.html

中医师必须擅长脉诊——与陈清光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完全达到。”对此观点,笔者却不能认同,特与陈先生商榷。 重视脉诊的重要性 脉诊是中医诊疗特色之一,是千百年来中医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之一;“三个指头、一个枕头”是昔日人们对中医师擅长脉诊的描述。 “脉为之关键,不察脉,则无以别...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516.html

阴盛阴虚脉辨_《读随笔》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篇中所援诸论,并出张石顽《通》)《内经》云∶阴盛生内寒,阴虚生内热。其候不同矣。阴虚之脉,数散而涩;阴盛之脉,迟紧而涩。其脉象不同矣。阴虚宜甘润填阴,阴盛宜辛温振阳。其治法更不同矣。况阴盛格阳于外,与阴虚阳越于外,其机括尤不同也。阴...

http://qihuangzhishu.com/683/46.htm

古代医学情志在现代医学心理学中的应用_【中医宝典】

...社会的竞争压力和工作生活的快节奏使心理疾病呈上升趋势,也使心理医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因素作为某些疾病的发病原因,这是古代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共识。如何应用古代医学情志的精髓来丰富现代医学心理学的贡献不仅表现在考证了疾病的心理病因,阐明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760.html

以力学为先_《侣山堂类辩》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多端,即如伤寒一,有三百八十九法,可胶执遗方,能通变时疾乎?赵括徒读父书,尚至丧师败绩,况无遗书可读耶!守祖父之业而不好学人,可方草庐诸葛乎?伊芳川先生曰∶不读书,纵成仓、扁,终为技术之流,非士君子也。卢不远先生曰∶当三复斯语。(及门者多...

http://qihuangzhishu.com/803/64.htm

研岐黄典籍图释,究经旨学派流传_【中医宝典】

...学派”,治学严谨,博学闻达,大多通儒精,其治疾病,审察慎微,皆验俱丰,他们留下了大量文献,为中医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18.html

共找到126,25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