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阳益胃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黄连防有碍,独羌活泽用何为。《医述》升阳益胃汤按∶参、 属为补,不知君于枳、朴中,即为补中泻也;、防辈为散,不知佐于参、 中,即为补中升也。近世之,一见、防辈,即曰发散,不可轻用,亦不审佐于何药之中,皆因读书明,不知造化别有妙理耳。(《...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shengyangyiweitang.html

历节风痛误药辨治_《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克期而待也。按:岳父之病,以彼固执己见,用药始终不离独灵仙,而“沉疴除去之日”终来到。服药愈多,病势愈甚。患难症而遇不学无术却又刚愎自用之辈,不亦悲夫!罗谦甫《卫生宝鉴》有句云:“活人之道将与相,一旦在己权非轻。”古人又云:“不为良相,...

http://qihuangzhishu.com/1044/33.htm

方论(五十五)_《中国籍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泉。如 然。独其防之者。豫莫得而死也。不待其发。而后意以药之。瀹而养之也。故曰。发乎不意。则全胜而无害。如越人。犹不得于其长兄并者。越人治形。长兄治其形。病形而治之。即圣人之所谓豫也。若婴孩之病。惟痘最属邮不可不早豫...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jikao/485-80-1.html

实治法_《石室秘录》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一百中一二人,而虚者遍天下。天地之气,何能过浓。况培植者少,而琢削者多乎。今定此方,亦定一门之治法,非教者,此以消导之耳。张公曰∶仁心仁术,于此方并见。实病甚少,天师言多者,乃言邪气之实,非言正气之实也。邪气之实,伤寒门最多。天师言有...

http://qihuangzhishu.com/638/39.htm

以药得名为善得子_《友渔斋话》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贵集大成,而秦越人过洛阳为老人,入赵为带下,入秦为小儿。又似入国问境,因地制宜者。我邑唐介庵先生,抱性慈浓,于医学深究南阳之旨,各家亦能探讨。中年后,以用大黄著名。凡士夫与穷巷僻乡,遇有热结不解者,必延唐大黄焉;于是乎先生之字,...

http://qihuangzhishu.com/715/50.htm

明代医学基础研究的发展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文后注释亦以成无已说为主,兼采郭雍、张洁古、庞安常、李东垣、朱丹溪等人之说;张氏虽明确反对方有的错简重订说,事实上却形成相互对立的两种观点。他的学生张志聪、张锡驹承袭师说,进行发挥,形成伤寒学中的维护旧论派。 二、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与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5.html

入流的解释_入流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明清稱凡未入九品的官吏為「入流」。明史.卷七十二.職官志一:「凡文官之品九,品有正從,為級一十八。不及九品曰入流。」後比喻為達到水準。如:「他的作品根本入流。」亦作「不入流」。...

http://hanwen360.com/c/134583.html

风温_《温病正宗》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而即用辛凉也。否则,变证百出矣。又曰∶劳苦者,邪在表而里不虚也;精不藏者,邪入而里已虚也。故当细辨其病因。又曰∶仲景之训,不过设言一风温病状,以例其余耳,若胶论中之言,是守经而不能通变也。又曰∶时能不用温散之剂,如、防、麻、桂等药,...

http://qihuangzhishu.com/723/81.htm

冠的解释_冠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年齡滿二十歲。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內中只有一個冠的人,年紀可有十五六歲。」 紅樓夢.第七十八回:「三爺纔大不多兩歲。在冠之時,如此用了工夫,再過幾年,怕不是大阮小阮了。」 沒戴帽子。 唐.皮日休.貧居秋日詩:「亭午頭...

http://hanwen360.com/c/328365.html

不要死方治活人---蒲辅周先生论妙语_【中医宝典】

...1968年,我有幸在北京拜访了同乡前辈蒲辅周先生。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蒲老谈兴颇浓,他一边吸着叶子烟,一边与我论。其间,有沈仲圭先生、陈鼎棋大夫来过,寒喧几句之外,我们老少两代的谈话没有停止过,并且都忘了窗外如火如荼的世事。蒲老这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97.html

共找到153,12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