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军事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军医的设立《太平御览》载晋朝刘德“官至太医校尉”,《资治通鉴·晋纪》中记有武帝时程据为太医司马,又《晋书·刘曜传》所载刘曜被擒,石勒“使金疮李永疗之”之事。可见公元五至六世纪时,朝廷已有专职治疗战伤的医生——金疮。北魏延昌元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58.htm

宋_《古今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太医令,烈祖好食饴,喉中噎,国医莫能治。廷绍独谓当进楮实汤,服之果愈。或叩之,答曰∶咽因甘起,故以楮实汤。□字明远,新安婺源人,以鸣世,十五代至嘉,以儒通,活人尤着。宋理宗不豫,召至,一进药,遂安。□为宋朝,有超见,论病源皆深究《素》、...

http://qihuangzhishu.com/336/26.htm

十六回 小塘夜造假天书 王氏计换阴魔录_《升仙传》

...,高声喊道:“不好了!有人劫营来了!”金蝉正然看的高兴,听见这话心中不悦,往外喊道:“既然有人劫营,叫众头目出去堵挡。”言罢揭开又看。喽卒又来报道:“劫营的势,头目们堵挡不住。”金蝉听见,又对望王氏,言道:“仙姑,这三篇上有一道灵符,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9269.html

裘沛然_感悟大师 继承创新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易逝要勤研。眼中人物吾今老,记住忧危好着鞭。”从中看出他对中医药事业倾注毕生心血。纪念裘老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他的为人之道、为之道、为学之道、为师之道,让一代代中医人传承和弘扬先生的学术思想和高尚风范。先生尝言“医学是小道,文化是大道,...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upeiran/525-1-6.html

爱滋病——男女性器官的感冒病症——又一新医疗骗局的产生_《中医之钥》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不知道,且没有办法解决的东西或现象,称为医学新知或新的病名来推销(却美其名曰预防),这些自己无法解决的医疗黑幕——医学新知,把病人坏、死,乃医疗从业人员医学“专家、权威”的心黑、手黑而造成病患的死亡,故称为“现代黑死病”,即现代科学医疗...

http://qihuangzhishu.com/127/100.htm

极其明者也。_《医学入门》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饱而促力顿仆于地而然。乃饮以云母汤,令熟寐,觉而失所苦。问之乃言∶因太华公主载筵宫中,大陈歌吹,某乃主讴,惧其声不能清且长,吃 蹄羹,饱而当筵歌曲,曲罢觉胸中甚热,戏于砌台上,高而坠下,久而方苏,病在足不能步也。范九思 业善针。昔人母...

http://qihuangzhishu.com/346/11.htm

七十回 秦桧遇风魔行者_《宋中兴通俗演义》

...曰:“既是尔写来,缘何将‘胆’字恁的放大写?”行者笑曰:“我‘胆’字,又不如你胆更大,上不怕天,下不怕地。”夫人王氏见行者言语诐遁,谓桧曰:“此人张狂风势,丞相何必泥问之。”桧默然,惟点头而已。顷间,众僧请丞相行香。桧遂与王氏行到殿上,...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8712.html

隋唐五代医学_【中医宝典】

...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 在意识形态方面,佛教经南北朝的长足发展,到唐朝进入鼎盛阶段,唐高祖托附老子李聃为先祖,提高了道教地位,而儒学则一直是统治者始终尊崇的治国之本。佛道儒的发展对医学和医学家也产生重要影响,许多医学著作中也可看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90.html

两宋医学著作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年成书,1085年列行,主要版本有《十万卷楼丛书》本,1955年商务印书馆《宋人医方三种》铅印本等。 全书上、下二卷,31门,每门下列论若干篇。书末附治疗诸方数十首。上卷首论四时正脉及运气生病,次述府泄、府秘、身热;头痛、胀满、喘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29.html

清代少数民族医学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正骨学家绰尔济·墨尔根、伊桑阿等都是这样。自从十七世纪黄教及藏医《四部医典》传人蒙古地区以后,蒙医也开始以“曼巴扎仓”的形式传授医学。最早在布利亚特地区建立鄂托克旗乌力吉图黄召中的一个曼巴扎仓——鄂托克旗阿尔巴斯山曼巴扎仓,中间曾因战争而遭...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77.html

共找到364,3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