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医学著作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法则,理、法、方、药俱全,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北宋初期以前医学发展的水平。由于各门按类分叙各科病证的病因、病理、候以及方剂的宜忌、药物的用量,方随证设,药随方施,临床应用颇为便利实用,全书收方16834首,内容涉及五脏病证、内、外、骨伤、金创、...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96.htm

《武昌医学馆丛书八种》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清·柯逢时辑。刊于1904-1911年。包括《经史类大观本草》、《本草衍义》、《活幼心书》、《伤寒论》、《伤寒总病论》、《伤寒补亡论》、《大观本草札记》、《类增注伤寒百问歌》。其中《大观本草札记》为柯氏所撰。各详专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4/911.htm

《武昌医学馆丛书八种》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清·柯逢时辑。刊于1904-1911年。包括《经史类大观本草》、《本草衍义》、《活幼心书》、《伤寒论》、《伤寒总病论》、《伤寒补亡论》、《大观本草札记》、《类增注伤寒百问歌》。其中《大观本草札记》为柯氏所撰。各详专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43.htm

太阳经_《医学心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太阳经病,头痛,发热,项脊强,身体痛,鼻鸣,干呕,恶风,自汗,脉浮缓者,名曰中风。宜解肌,桂枝汤主之。若前悉具,恶寒,无汗,脉浮紧,或喘嗽者,名曰伤寒。宜发表,麻黄汤主之。桂枝汤方桂枝(去皮,─钱五分) 芍药(─钱五分) 甘草(炙,─钱...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xinwu/657-7-3.html

_《医学集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清臣曰:带下一,由劳伤冲任,风邪入于胞中,血受其邪,随入脏气,湿热、湿寒所化。色青属肝为风湿;色赤属心为热湿;色黄属脾为虚湿;色白属肺为清湿;色黑属肾为寒湿。从补从泻,从燥从涩,从寒从温,随治之,自无不愈。青带:异功散,加山药、苡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jicheng/1033-9-37.html

_《医学见能》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问病因∶七情六欲,风寒暑湿,饮食起居,损伤惊恐之类是。问病形∶痛痒寒热,喘咳烦渴,吐利胀满,便闭抽掣之类是。问病机∶朝甚暮愈,暮热朝寒,进退盛衰,变之类是。问病情∶恶寒恶热,苦呕苦满,欲食不食,心烦不寐之类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jianneng/824-7-6.html

清代医学著作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孙思邈、李东垣、朱丹溪、赵献可、薛己、张介宾、缪仲淳、喻嘉言等诸家之说,同时结合个人临经验发表议论,但大抵不外折衷成综合诸家观点,无多创见。不过,整体医学思想,比较与薛己、张介宾相近,并阐发“阳非有余,真阴不足”论甚力。自中风至婴儿共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81.html

中医治未病助力健康医学战略前移_【中医宝典】

...□ 陈士奎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陈洪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世纪末,全球医学界历经两年的大讨论,认为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2007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提出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2008年全国首届“治未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270.html

试论《医学求是》的血证治疗思想_【中医宝典】

...关键词:《医学求是》 清代 吴达 血证 文献研究 摘要:《医学求是》一书认为“脾升胃降”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血证的病理变化关键在于“脾土湿郁,胃气不降”。吴氏以维护“脾气升举,胃气降行”为治疗原则,以“渗脾、降胃、达木、敛金”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74.html

序二_《医学真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据,而阴阳虚实,每以臆猜,表里炎凉,鲜从脉究,譬之南辕北辙,却行求前,冀其有济,盖亦难矣。吾杭高士宗先生《医学真传》一书,潜搜默会,剔隐钩微,意宗前哲,而言其所未言,说本先民,而发其所未发,辨之于疑似,而无毫厘千里之差,晰之于微茫,而有一举...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enchuan/858-5-0.html

共找到89,38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