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中期医家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喻昌喻昌(1585~1664)字嘉言,江西新建(古称西昌)人,晚号西昌老人。崇祯三年(1630)以副榜贡生入都。曾上书欲有所为,不见纳,削发为僧。不久又复蓄发,游于江南。晚年潜心著述,开堂讲授医学,精研医理,尤精《伤寒论》。平生妙治...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00.htm

喻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喻昌(1585~1664)字嘉言,江西新建(古称西昌)人,晚号西昌老人。崇祯三年(1630)以副榜贡生入都。曾上书欲有所为,不见纳,削发为僧。不久又复蓄发,游于江南。晚年潜心著述,开堂讲授医学,精研医理,尤精《伤寒论》。平生妙治甚多,治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yuchang/index.html

唐宗海(1847-1897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末医学家。字容川。四川彭县人。少习儒,后因父病,乃留心医学。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士。亦以医闻名。见识广博,治学提倡“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学而能取长舍短。”为早期试图汇通中西医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著述有《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又名《...

http://qihuangzhishu.com/194/532.htm

张山雷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教学兼诊务,身兼二职,求医者无虚日,对当时盛行之西洋医学,主张吸收其长处,中西汇通,主要是通过吸收西医以丰富固有之医学。为现代中西医汇通派代表人物之一。与同时期医家张锡纯、张国华合称“三张”。于中风证颇有研究,认为系真阴亏损、内热生风,治...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465.htm

松粘汤_【中医宝典】

...著述,先后在《中医杂志》、《新中医》、《中国中医急症》、《江西中医》、《江苏中医》、《湖北中医杂志》等20余家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得湖北省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参与编写医学专著二部。 功能:通脏行气、活血化瘀、降浊利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479.html

徐春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学家。字汝元(或作汝源),号思鹤,又号东皋。祁门(今属安徽)人。家世业儒。因多病,乃从师于名医汪宦。博览医书,通内、妇、儿等科。曾在太医院任职。隆庆初(1568年)参与组织成立医学学术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编着有《古今医统》、《...

http://qihuangzhishu.com/195/401.htm

清代医家传记_【中医宝典】

...一、喻昌 喻昌(1585~1664)字嘉言,江西新建(古称西昌)人,晚号西昌老人。崇祯三年(1630)以副榜贡生入都。曾上书欲有所为,不见纳,削发为僧。不久又复蓄发,游于江南。晚年潜心著述,开堂讲授医学,精研医理,尤精《归砚录》卷四则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21.html

徐大椿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因家人多病而致力医学,攻研历代名医之书,速成深邃。悬壶济世,洞明药性,虽至重之疾,每能手到病除。大椿精勤于学,平生著述甚丰,皆其所评论阐发,如《医学源流论》(1757)、《医贯砭》(1767)、《兰台轨范》(1764)《慎疾刍言》(1767...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xudachun/index.html

徐大椿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毕生著述甚丰,尤注重阐发经典医着。主要著作有《医学源流论》两卷(1757年),集中反映其学术见解,其中不乏精辟之论。另外还有《难经经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贯砭》、《医学源流论》、《伤寒类方》、《慎疾刍言》、《兰台轨范》等,并曾对《...

http://qihuangzhishu.com/195/398.htm

吴中医学传统特色_【中医宝典】

...的美誉。丰富的吴文化底蕴,给吴中医学的发展增添了活力,也为吴中医学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如果说丰富秀美的吴文化是吴中科学艺术之源,那么悠久精湛的吴门医派则是其流。 苏州历代名医辈出,从周代至今,有记录的名医千余家,其学术成就独树一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88.html

共找到34,56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