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美称撷趣_【中医宝典】

...师祖——春秋战国时期医家扁鹊,对祖国医学有重大的创造和贡献,是四的奠基人,被后人尊称为我国医学的“师祖”。 医圣——东汉医家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成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本草纲目,被誉称“医药巨子”。 医林状元——明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79.html

中医词典其他:第十篇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虚实、兼脉、兼象等。每脉均列“宗脉学”(盖摘录三昧之语)作为总结。本书刊入徐灵胎医学全书徐灵胎医略六书,后者并附“经络视图。”脉诀刊误脉学著作。又名脉诀刊误集解。二卷。元·戴起宗撰。戴氏认为当时流传颇广的高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2-10.html

史记中的医家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史记·仓公传的主体部分,是取材于淳于意答诏的实录,选用了淳于意往日诊病的簿记——“籍”中的25则医案。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记载有失误、死亡的案例。所治的病人有王公贵族,也有贫民奴婢,从涉及范围看包括了临床...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91.htm

外科正_【中医宝典】

...明代陈实功(1555-1636年),字毓仁,号若虚,江苏南通人。致力于外科四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证经验和理论知识,于1617年撰外科正的评价甚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为:“列证最详,论治最精”。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33.html

易知_医学实在易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简便,须当以内经为主,高士部位说宜熟读之辨舌说望色外又有辨舌之法,舌上无苔为在表,鲜红为火,淡白为寒(指无苔言。)若有白苔为半表半里,黄苔为在里,黑苔病入少阴多死。苔润有润者为寒,苔燥无液者为火。舌上无苔,如去油猪腰子为亡液,名镜面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shizaiyi/697-5-18.html

问病同脉异病异治同_三昧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问有病同而脉异.病异而脉同.病同而治异.病异而治同.何也.答曰.夫所谓病同而脉异者.人在气交之中.所感六淫七情.八风九气.一时之病.大率相类.故所见之证.亦多相类.而人之所禀.各有偏旺偏衰之不同.且有内戕神志.外役肢体.种种悬殊.脉象岂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zongsanmei/845-12-7.html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科学家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王桢的农书是一部农业科学的专著,代表了元代农业发展的新水平,医学方面则有朱震亨的格致余论丹溪心法等,发挥滋阴学说,与金代名医刘完素、张从正、李杲被誉为金元四大家。辽、夏、金、元各朝,...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4-0.html

中医脉象之结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以见一斑。如千金方引用了脉经的主文一段.活人书实枢要难经集注引杨玄操脉诀刊误濒湖脉学家正眼医学心悟医宗金鉴脉法统等,文字虽间有出入,说法都是与缓而时止一致的。这就构成了这种说解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4.html

隋唐五代名医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十四年(515)之说,这里取公认的说法)。孙氏少时体弱多病,从青年时代就立志以医为业,刻苦研习岐黄之术。成年以后,他曾隐居在太白山(今陕西境内)从事医学及炼丹活动。永徽三年(652)著成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咸亨四年(673年)曾担任尚...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65.htm

明代中外医学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宣德五年(1430),朝鲜两次派芦重礼等医生来中国,邀请明太医院医生周永中和高文中,质疑并鉴定本国药草的真伪等。我国医学疑问载,1617年朝鲜陪臣随医崔顺立等来中国求教医药问题。问答内容由傅懋先撰成医学疑问一书。明代,朝鲜对中国医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9.html

共找到479,2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