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_《伤寒诀串解》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术】

...伤寒诀串解者.长乐陈修园先生晚年所编集也.惜六篇之中尚缺其一.以其未成书.故不及付梓.其门徒犹子陈道着.有卢扁风.闽之名医也.既能学先生学.又能承先生志.日尝手披而秘藏.复体会其遗意而敬续一篇以补其缺.合成六篇.而篇帙遂成.兹修园...

http://qihuangzhishu.com/333/2.htm

自序_《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余家事医学,历七世于兹矣。忆自入塾受书时,略明句读,先君子即授以医家言,命与四子书并读。尝谓业而不读书,有终身由而不知其道者,且为人子而不知亦非孝也。爰为寿棠立程课,朝而儒,夕而,历数十寒暑如一日,虽习举子业,未尝或忘,家慈又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uan/713-6-0.html

自叙_《》_中医论书籍_【岐黄术】

...噫噫噫,何易言哉!之为道,广矣大矣,精矣微矣,危乎危矣!举凡古今中外,学问事业,无有难于此者矣。名为卫生去疾道,实不止于卫生去疾已也。盖合格致诚正、修齐治平道,而一以贯之,且更有难焉者也。非探天地阴阳秘,尽人物性,明...

http://qihuangzhishu.com/291/3.htm

仲景法非北学辨_《研经言》_中医论书籍_【岐黄术】

...当时士大夫在京师者,其尊仲景方,至于天下附应,及宋许白沙当南渡时,去仲景千有余年,而伤寒九十论中,所纪证治,若合符节。可见通人学,不以方隅限也。其所谓伤寒病则恶寒、体痛、呕逆而已,并不大重,何异之有?若以其处方太峻,则古权量不及今十一,有...

http://qihuangzhishu.com/769/123.htm

《中国籍考》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作者:丹波元胤 朝代:? 年份:? 卷一 经(一) 卷二 经(二) 卷三 经(三) 卷四 经(四) 卷五 经(五) 卷六 经(六) 卷七 经(七) 卷八 经(八) 卷九 本草(一) 卷十 本草(二) 卷十一 本草(三) 卷...

http://qihuangzhishu.com/485/index.htm

麦奴丸_《备急千金要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术】

...治伤寒五六日以上不解,热在胸中,口噤不能言,惟欲饮水,为坏伤寒。所不能治成为死人,精魂已竭,心下才温,以杖发其口开灌药咽中,药得下即愈。麦奴丸一曰黑奴丸,二曰水解丸。釜底 灶突 梁上尘 麦奴 黄芩 大黄 芒硝(各一两) 麻黄(二两)...

http://qihuangzhishu.com/221/684.htm

十一科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中国古代医学分科的合称。明代太医院在大部分时期将医学分为十三科(见十三科条)。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将十三科改作十一科。包括大方脉、小方脉、妇人、外科、针灸、眼、口齿、咽喉、伤寒、正骨、痘疹等十一科。清初医学分科仍沿明末旧制分十一...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212.htm

朝廷对于医者医方_《》_中医论书籍_【岐黄术】

...不过人自为学而已,虽有书院名,每省不过数区,省外则无几矣。虽有院长号,每月不过数课,课外不他问矣。而何以八股盛于斯也?所谓风会之所趋,而当王者贵也。又实为富与贵之所驱,名与利之所使也,是可藉为方也。八股之外又有卷折,其 八股,尤为...

http://qihuangzhishu.com/291/5.htm

因疾而 杏林流芳_【中医宝典】

...□ 代民涛 柴可夫 李秀月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这句古话,可谓妇孺皆知,在古代,很多读书人如果屡试不第,或是厌倦了通过读书来追求功名利禄,则会潜心研究岐黄术,做一名苍生大医。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在杏林之中,很多医家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039.html

鉴_《冷庐医话》_中医论书籍_【岐黄术】

...由编修擢侍讲学士,旋丁外艰,回籍十一年,避乱苕南,臀生瘤有年矣。因坐卧不便,就菱湖疡费某治。费谓可用药攻去,予以三品一条枪,大痛数日,患处溃烂翻花,复投以五虎散,药用蜈蚣、蜣榔、全蝎等味,服后体疲神愦遽卒,年仅四旬。往岁余馆湖城,及寓...

http://qihuangzhishu.com/701/4.htm

共找到415,3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