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_史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中医学术的古典着作。《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汉以前的医书七部共216卷,称为经,即《黄帝内经》、《外经》,《扁鹊内经》、《外经》,《白氏内经》、《外经》和《旁篇》等七种有关解剖、生理、病理和治疗原则的基础医学着作。后世有称《素问》,...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ijing-2002.html

掩耳头旋法_《痰火点雪》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邪风入脑,虚火上攻,则头目昏旋,偏正作痛。或中风不语半身不遂,亦由此致。治之,升身闭息,以两手掩耳,摇头五七次,存想元神,逆上泥丸,以逐其邪,自然风散邪。张元素真人未得道时,头目昏旋,偏正头痛,用还丹之法,不十功即痊。此法不止治命,须...

http://qihuangzhishu.com/752/228.htm

序_《古今鉴》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古今,仿诸家要诀,以为卷帙,亦有古今,故不徒曰鉴,而必以古今冠也。拟于鉴,其察症照物,诚均毫发不爽也。而为之序者何?鉴既成,将梓而行世,是不容无序也。其鉴此古今医者何?金溪云林龚子也。龚子少为儒,已以单子弃,惟雅好医病,世俗末学执...

http://qihuangzhishu.com/613/4.htm

为人子者不可不知_《友渔斋话》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北齐李元忠母老多病,元忠专心医道,研习积年,遂善。族弟亦为母病,为治疗不愈,遂自精究针药,母病乃除,隋许道幼亦因其母病患,遍览经方,得以究极,世号名医。戒诸子曰∶人之尝视膳药,不知方术,岂为孝乎?由是转相传授。唐·王勃尝谓∶人子不可...

http://qihuangzhishu.com/715/10.htm

史学家在写个人史_【中医宝典】

...关键词:李经纬 《李经纬文集》 书评 ――《中国医学之辉煌――李经纬文集》读后 《李经纬文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105万字,史学家李经纬以史学的笔法,在写本人经历的历史,称之为“史学家在写个人史”孰曰不宜。按传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14.html

年少抛人容易。全诗赏析

...出自:北宋诗人晏殊的《玉楼春》 原文如下: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赏析 此词抒写人生离别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从有感于人生短促、...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390.html

肠痈_《景景医话》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族侄钦文,号佩珊,其高祖自苏迁常,惕身叔名尔昭之孙也,赴日本游学返,见余曰:“赴东入普通学校一年,方毕业,患肠痈,入医院。东医曰:‘是不难,剖而之可也。’”,不旬日,已平复,诧以为神,遂即以东为师,在千叶县专门学校习业,又二年学成,...

http://qihuangzhishu.com/148/1.htm

带着铃铛做贼的解释_带着铃铛做贼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比喻要干隐秘的事而自己先声张出去。 《晚清文学丛钞·新中国未来记》第五回:“既是一点儿把握都没有,却天天在那里叫嚣狂掷,岂不是俗语说的“带着铃铛做贼”吗?”...

http://hanwen360.com/cy/380715.html

见毒毒勿泥麻法_《麻科活人全书》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风寒荤腥失禁忌.现点即收不透肌.毒归于内肚角肿.见毒且将毒来.麻有至六七日.稍受风寒.未忌荤腥.致四肢面部.略有麻疹影点.点现而即收不见.不能透发于肌表.以致毒归于里.忽然肚角红肿.似毒非毒.初用玉枢丹与服.令泻数次.继用活命饮服之.后...

http://qihuangzhishu.com/703/129.htm

苦参_《顾松园镜》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苦大寒,入肾经。反藜芦,泔浸焙。〕除热,湿、杀虫,〔味至苦故杀虫。〕止泪疸治痢,〔肝热除则泪自止,湿热则黄自退,以其能泻血中之热,故治肠癖下血痢。〕疗足肿作疼欲脱,〔除热湿之功。〕除身发风疹癞疾。〔皆除热凉血杀虫之效。〕至苦大寒...

http://qihuangzhishu.com/617/121.htm

共找到216,18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