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序_《研经言》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予少与同里莫枚士同治训诂之学,既遭多故,余以军事驰驱南北,与枚士不相闻者数年。及余奉讳归,握手道故,则其气益穆,其学益邃,且有不为良相为良医之志。其言也,本小学以读《灵》《素》,祧宋元而檷汉唐,与论学之旨同。余初惊诧其言,而卒无以易也,...

http://qihuangzhishu.com/769/4.htm

《杂症会心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论著作。二卷。清·汪蕴谷撰于1754年。本书为作者数年研究古典籍心得及临床经验总结的汇辑。其中有三医学总论,五十余有关内科、妇科、杂症症治的论述,辨证析因细致,不乏独特见解,并列医方、医案。治法宗张介宾,以扶阳养心为主。此书收入...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644.htm

《杂症会心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论著作。二卷。清·汪蕴谷撰于1754年。本书为作者数年研究古典籍心得及临床经验总结的汇辑。其中有三医学总论,五十余有关内科、妇科、杂症症治的论述,辨证析因细致,不乏独特见解,并列医方、医案。治法宗张介宾,以扶阳养心为主。此书收入...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35.htm

赵序_《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予友何君西池,年三十八始成进士,其成晚,故得博通诸艺。能,尤其笃嗜而专精者也。然自其为诸生时,即文名藉甚,学士惠公称为南海明珠。于是,西池之见知于人者,独着于诗文,余技遂为所掩。己酉选拔策询水利,西池以喻,娓娓且千言,学士顾公亟赏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bian/603-5-0.html

中医词典拼音S:第十七_《中医词典》r~s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陈念祖撰。作者融会诸家学说,以串解的形式为主,阐明其个人研读《伤寒论》的心得,冀使读者对《伤寒论》诸均有一个纲领性认识。原书缺漏不全,后经其侄陈道着补订刊行。现有十几种清末刻本,几种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伤寒鉴》伤寒著作。一卷。...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6/193-2-17.html

西医家庭常备药免除小病痛_《中医之钥》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媒体应该是公正的才对,不应该偏向哪一方,是不?怎么不见记者报导中呢?这就是岐视中医。大黄与甘草比例是2比1,民众去买明通或是顺天堂做的粉剂,自行调配,大人吃壹钱半,小孩吃一钱,就够了。每剂约台币五元。其它的都有成药可买,我们大家就是不要吃...

http://qihuangzhishu.com/127/162.htm

再论为之弊_《友渔斋话》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古之圣王贤臣,始辨药味,原病因以救人疾患,岂小道哉?《周礼》设司之官,岁终则稽其医事,全为上,失一次之,失四为下。上世之见于史传者,惟仓公、扁鹊、淳于意、华佗,数人而已;魏晋及前明见于方术传者,屈指亦不过百余人耳。可见为名医有着述...

http://qihuangzhishu.com/715/39.htm

明代医学基础研究的发展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医德研究,就医患关系和医生行为规范进行了全面论述。 陈实功行医从不求谢,深得病家信任,在《外科正宗》里,提出“五戒要”。美国1978年出版的《生命伦理百科全书》将其列为古典医德文献。 孙志宏的《简明毅》中“业须知”一,要求医者勿重...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5.html

用药弊端说_《法圆通》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眉批]不执方药,在平日求至理而探玄奥。一得上中下阴阳实据,用药即不误人。病家知此理法,延医入门,以此审其高下,决其从违,《万病回春》立说之功不浅。此先,而后病家。具见良工心苦。其在不识者,徒记几个汤头,几味药品,不求至理,不探玄奥...

http://qihuangzhishu.com/112/2.htm

医者自之医方_《》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实是至理。圣贤千言万语,无非使人节制性情,发抒性情。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位而万物育,又何有于七情之害,《论语》二十孔圣答诸贤之问,莫不各就其性情之偏而之,《孟子》七,七年之病,...

http://qihuangzhishu.com/291/9.htm

共找到178,01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