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兼养 长寿可期 《内经》长寿三要素的启示(下)_【中医宝典】

...□ 郭岚 汤琪 王平 湖北中医药大学老年医学研究所 《内经》强调,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良好,生活俭朴安定、家庭邻里和睦、德行仁慈宽厚,懂得顺应自然而养生,才能够真正实现健康长寿。 《素问·移精变气论》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内无眷慕之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930.html

内经》经文读法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曰:春伤于风,夏必飱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自王叔和编次仲景《伤寒论》原文,自己加上伤寒例曰,中而即病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于是后世遂谓冬日受有寒气,藏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116.htm

内经七篇大论对疾病的认识_【中医宝典】

...摘要:本文对《内经》七篇大论中的病证理论特点进行了探析,认为这些理论与《内经》其它篇章的论述有着鲜明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对疾病的认识,特别重视症候描述、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以及五脏之间的乘侮传变,并创立诸多治则治法。 关键词:内经;七篇大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98.html

内经》脉要_《推拿抉微》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黄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帝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岐伯曰∶喘鸣肩息,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陈飞霞曰∶此《内经》之旨。圣人立言,可总括无余,世人不悟,视为平常。能于此处着眼,则诊视之要,...

http://qihuangzhishu.com/684/45.htm

读《黄帝内经》札记_【中医宝典】

...不可缺少的理念。《黄帝内经》虽然是一部医书,但从《素问》八十一论看,还没有其他哪一种学说比它在“气”这个问题上讲得更具体,更有直接的经验性。原因似乎在于,自《周易》之下,对于天道的哲学推阐,一路走向了超验性的生命无穷观,一路则走向经验性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724.html

《中基》能不能取代《内经》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经典为什么要改成选修?甚至很多人干脆主张取消经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现在不是有《中基》教材吗?《中基》不就是从《内经》里来的?而且较《内经》更清楚、更明白。所以,《中基》为什么不可以取代《内经》呢?应该完全可以。《中基》取材于《...

http://qihuangzhishu.com/145/33.htm

诊法论_《内经博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曰、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夫内经所贵色脉.而诊法又极详尽如此.盖以人病所属.虽存乎阴阳脏腑表里虚实之间.而致病之由.所病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boyi/726-7-4.html

内经博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四卷。清·罗美撰。刊于1675年。本书是作者针对《内经》中的一些主要内容予以阐述,从而形成的论文集。共分天道、人道、脉法、针刺、病能、述病六部分,每部又有若干篇。文字清新,论辨透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2/409.htm

内经博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四卷。清·罗美撰。刊于1675年。本书是作者针对《内经》中的一些主要内容予以阐述,从而形成的论文集。共分天道、人道、脉法、针刺、病能、述病六部分,每部又有若干篇。文字清新,论辨透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2/851.htm

内经博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四卷。清·罗美撰。刊于1675年。本书是作者针对《内经》中的一些主要内容予以阐述,从而形成的论文集。共分天道、人道、脉法、针刺、病能、述病六部分,每部又有若干篇。文字清新,论辨透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07.htm

共找到14,26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