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感冒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风热感冒由于感受风热邪气而发病。 【风热感冒】 本病由于感受风热邪气而发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微恶风寒、自汗、鼻塞无涕、咽喉焮痛、咳嗽、痰稠黄、口渴、舌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465.html

风水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风水为水肿症候类型之一。 【风水】 水肿症候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发病急骤、脉浮、骨节疼痛,发热恶风,浮肿以头面较甚,多由于风邪侵袭,脾肾气虚,肺气失于肃降,通调水道的功能障碍,水气不行所致。...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467.html

风温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风温指感受春季风温病邪而发生的一类急性热病。 【风温】 感受春季风温病邪而发生的一类急性热病。叶天士《温热论》:「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本病初起,邪在肺卫,主要症状有发热、口渴、自汗、恶寒、咳嗽、头痛等。在病势发展过程中,有时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468.html

风懿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风懿指猝然昏倒,舌强不能言,喉中有阻塞感和痰鸣音。 【风懿】 又名“风癔”,中风症候之一。指猝然昏倒,舌强不能言,喉中有阻塞感和痰鸣音。是由痰火闭塞所致。...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471.html

伏梁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伏梁指心下至脐部周围有包块(或气块)形成的病证,大多由于气血结滞所致。 【伏梁】 古病名。主要是指心下至脐部周围有包块(或气块)形成的病证,大多由于气血结滞所致。古代文献描述本病症状主要有三种说法:五积病之一,属心之积。症见脐上至心下部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475.html

干咳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干咳指无痰的咳呛。 【干咳】 指无痰的咳呛。轻者连咳十数声会有少量粘痰咯出,重者难多咳亦无痰,咳声高亢,喉痒干燥,胸胁作痛,舌边尖红,苔黄而干,脉细涩或弦数。中医认为多系由于燥火伤肺,肺津受灼所致。...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489.html

干呕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干呕指呕吐时有声无物。 【干呕】 指呕吐时有声无物。多由胃虚而邪气上逆所致。...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490.html

咯血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咯血指未经咳嗽而喉中咯出血块或血点。 【咯血】 指未经咳嗽而喉中咯出血块或血点,或痰血一并咯出,因一咯即出,故名。如偶然咯血,或略有咳嗽,是肺有燥热。若咯血频频,面赤心烦,咽喉干燥,舌质红,脉细数,是阴虚火亢,多属肺肾阴亏,心肝火旺所致。...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493.html

骨蒸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骨蒸形容阴虚潮热的热气自里透发而出。 【骨蒸】 “骨”,表示深层之意;“蒸”是熏蒸之意。形容阴虚潮热的热气自里透发而出,故名。这种热型,每兼盗汗,是肺痨病的主症之一。有“骨蒸痨热”之称。...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497.html

臌胀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臌胀是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萎黄、脉络暴露为特征的病症。 【臌胀】 即“臌胀”。是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萎黄、脉络暴露为特征的病症。致病原因有:因于情志郁结,气失调达,肝脾受伤者;有因于饮食不节,嗜酒过度,脾胃受伤,运化失职者;有因虫积或其它...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498.html

共找到14,4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