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十一章_道家_【文学360】

...的窍妙。因此:“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了解此理才是真能懂得“利用安身”的大法则。后来到了五代道家的神仙才于谭峭发挥了道家学术思想的物化思想与老庄的学说合流写了一本名著化书。其中有关物理之际有无之间的妙用阐发得隽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2.html

答“兼原文-出自准风月谈_【鲁迅全集】

...文选取士的。 (三)施先生又举鲁迅的话曾经过:一“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2〕可见是承认了要能作文该多看中国书;二“……我以为倘要弄旧的呢倒不如姑且靠着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去摸门径去。”就知道没有反对青年...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400.html

道教与黄老_道家_【文学360】

...就是表示道家的学术思想是根据中国上古文化正统传承的观念。(南子·修务训:“世俗之人多贵古而贱今故为道家皆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人。”汉代著史记的司马迁生在淮南子以后比淮南子更了解这个思想所以在写道家方士的驺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02.html

十 我国古哲学含有力学原理_厚黑学

...之。”以为要想向发展必先向收敛因此主张俭主张啬俭的结果是广啬的结果是长生久视俭与啬者收敛也广与长生久视者发展也。一般人都老子无为其实误解了。是要想有为而下手则从无为做起走故曰:“无为则无不为。”的话大概上...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238.html

老子故事:老子出关_道家_【文学360】

...著名的思想家留下的智慧来于是缠着写一点著作作为放出关的条件。 老子当然是不太愿意的但是不答应关令尹喜是不会放过关的不给你护照签证啊!老子没办法于是只得答应条件。另外老子答应还有一个原因。史记集解有材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48.html

道教三清:道德天尊与老子_道家_【文学360】

...还是另有智慧? 走出函谷关的老子除了给人们留下一部道德经再也没有任何别的信息直到现在老子晚年究竟去了哪里最后死在哪里都是一个历史之谜。而道德经也像一部谜书一样让后人有不尽的话语空间道德经所阐述的道的精要...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21.html

刘安重要作品

...刘安带着满腹的怨恨和遗憾匆匆走上了不归之路但这位博学之士却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被近代学人梁启超称誉为“汉人著述中第一流”的划时代巨著淮南子 淮南子吸取了老子庄子特别是黄老帛书的思想资料成为集黄...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089.html

聊答“……”-出自集拾遗_【鲁迅全集】

...看到鲁迅先生选的吓得我大跳。鲁迅先生“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这也难怪。但是附注中却说“要趁这机会自己的经验以供若干读者的参考”云云的经验怎样呢? 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国书...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40.html

老子第二十二章:狐狸、豹皮的吸引力_道家_【文学360】

...祸害的降临! 这时曾经跟流亡多年的一位功臣名叫荣枝的大夫听了晋文公的感叹就接着:“地广而不平财聚而不散独非狐豹之罪乎?”这几句话是很妙的双关语:“一个国家拥有广大的土地(春秋时候人口很少没有开发的地方很多)君主...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9.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七章评析

...因此老子道德经里就不能不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个“以奇兵”之计不是为昏君、暴君出谋划策而是为弱者、为正义之师设想的。 再说第二层意思。老子“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这是...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9.html

共找到928,54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