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大脑脓肿 脑脓肿(brain abscess)是化脓性致病菌侵入脑组织内所形成坏死性脓腔,是中枢神经系统局灶性化脓感染的常见类型,在儿科虽然少见,但却十分重要,因为诊断或治疗不当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死亡。 近年来CT、MRI等...
...可叹也,亦可畏也。闽侯陈君守真,今之知名医也,兹以所着《儿科萃精》一书,不弃浅陋而来求序于余,余不敏黍长卫生职司锁钥,长城日坏, 焉忧之,正欲领导群伦同遵正轨,务期挽救民生咸登寿域,方在整理之中,猝遇济世之筏,披阅再四,喜慰无量。窃爱其命名...
...疳积、婴幼儿腹泻、贫血、紫癜等病最为特长,医技精湛,医德高尚,淡泊名利、仁爱行医,誊满杏林、桃李成荫。主要著作有:《儿科学">中医儿科学》(统编教材)、《中医内儿科学》(自编教材)、《中医儿科手册》、《儿童食疗学》等。发表论文5篇。 名医:...
...既往认为婴幼儿支气管发病率较低,近年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儿科患病率以1 ̄6岁较高,于学龄期后逐渐下降,初发年龄3岁以内者占84.8%。诱发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原因除一些理化因素外,小儿最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其中主要是病毒性感染。 治疗原则 ...
...小儿初生,肛门内合,有二原因,一因热毒太甚,壅结肛门,古法用内服黑白散(如半生半炒黑牵牛、白牵牛、生大黄、槟榔、陈皮、生甘草等味)研末以温蜜汤调化,外用苏合香丸(如苏合香油、安息香、丁香、木香、檀香、沉香、荜茇、香附、诃子、乌犀、朱砂、熏...
...骨内微循环损害微循环障碍(缺血、淤血、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致微循环动脉血灌流不足,骨因缺氧而发生功能和代谢障碍。主要表现为微血管内皮损伤和微血栓形成. 人体的血管是输送血液的管道,它如同一条大河,逐渐分支和灌溉着四周的土地一样。也在营养着...
...,泡沫多,有酸臭味,有时可以看到粪便中有小白块和多量的食物残渣,或末消化的食物,而且每天排便次数多达10次以上,那应该是碳水化合物过量。主要是吃了太多淀粉食品如米糊、米粉等造成胃肠内淀粉酶相对不足,导致肠内淀粉异常分解而引起发酵性消化不良,...
...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又称DIC,是各种原因导致小血管发生凝血,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大量的凝血因子被消耗,并继发激活纤维蛋白溶解,因而引起严重的广泛的全身性出血。本病又称:去纤维蛋白综合征、消耗性凝血病或血管内凝血-去纤维蛋白溶解综合征。...
...的临床表现相似。由于肝内胆管深藏于肝组织内,其分支及解剖结构复杂,结石的位置、数量、大小不定,诊断和治疗远比单纯肝外胆管结石困难,至今仍然是肝胆系统难以处理、疗效不够满意的疾病。...
...,荷兰,美国,加拿大,英国,南朝鲜;南达希腊,澳大利亚,新加坡等都有发病。我国首先自1978年京、沪、杭、蓉及台湾等地报告少数病例。1989年《实用儿科杂志》综合220例,来源遍及全国各地。1983~1986年全国主要儿童医院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