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_《辨证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者,十无一二,甚而不解《内经》为何文,《条辨》为何意。略知药性,拘守陈方,究胸中不通,指下不明,是以投剂而多死。今夫病寒热,有表里分焉,有疑似别焉,有浅深、主客攸殊焉。其于似热症者辄投凉剂,岂知凡感于寒则为病热,寒郁则热盛,须温...

http://qihuangzhishu.com/591/2.htm

名老维医巴依阿洪癌症辨证施治专家系统研制成功_【中医宝典】

...医院,在计算机专家杨爱年和医学专家阿尔甫·买买提尼亚孜、帕塔尔、邓晓林等同志的主持下,立项研究,经过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维医巴依阿洪癌症辨证施治专家系统的研制开发工作。 他们从德高望重的维医传人巴依阿洪·艾则孜(1888-1981)癌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912.html

六经辨证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六经辨证外感病(多见发热)辨证方法之一。 【六经辨证】 外感病(多见发热)辨证方法之一。六经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外感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六种证候分类名称。又称为“六经病”。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脉浮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912.html

三焦辨证概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实证;邪入太阴从湿化,多为湿温病证。下焦病证主要包括足少阴肾和足厥阴肝的病变,多为肝肾阴虚候,属温病的末期阶段。 三焦辨证,是清代吴鞠通依据《内经》关于三焦所属部位的概念,将外感温热病的证候归纳为上、中、下三焦病证,用以阐明三焦所属脏腑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70.html

应用板蓝根必须辨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菘蓝或草大青的根,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味苦咸,性大寒,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只能辨证应用于风热、热毒壅盛所致感冒、大头瘟(颜面丹毒)、痄腮(流行性腮腺炎)及热毒斑疹等证侯,见高热、面赤、头痛、鼻流黄涕、咽红肿痛、烦躁口渴、咽喉肿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161.html

三焦辨证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三焦辨证是温热病辨证方法之一。 【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是温热病辨证方法之一。它是根据《内经》三焦部位划分的概念,结合温热病的传变情况总结出来的。心肺病变属上焦;脾胃病变属中焦;肝肾病变属下焦。三焦所属各经的主要症状如下:上焦:手太阴肺经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959.html

脏腑辨证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对疾病证候进行归纳,借以推究病机,判断病变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情况的一种辩证方法,是临床各科的诊断基础,是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脏腑辨证,包括脏病辨证、腑病辨证及脏腑兼病辨证。其中脏病辨证是...

http://qihuangzhishu.com/92/66.htm

关于完善辨证方法体系的设想_【中医宝典】

...证候是对人体病理生理变化整体反应状态的概括,是一个多维多阶多变量的复杂系统。以象为素,以候为证,病证结合,是构建辨证方法体系的中心理论。证候要素,应证组合是构建辨证方法体系的两个重要环节,这两个环节的关键在于降维升阶。首先是通过证候要素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25.html

如何掌握经方用药规律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所用理论仍是。 时至东汉,经方发展有重大进展,主要成就是,由辨证发展为六经辨证。据皇甫谧《甲乙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多验。”皇甫谧生于张仲景同期稍晚,可谓对张仲景了解...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144.html

卫气营血辨证概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对温热邪气致病的认识,为卫气营血辨证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叶氏借用《内经》中关于卫、气、营、血四种物质的分布、功能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生理概念,将温热邪侵袭人体分为由浅入深传变的四个阶段。温热病邪由卫分→气分→营分→血分,说明病情逐渐加重。...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72.html

共找到421,01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