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气营血辨证_《中医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术】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在《内经》《伤寒沦》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的温病辨证方法,属于病机辨证的范畴。小儿为稚阴稚阳体,易受温热病邪侵袭,故各种温病在儿科发病率高。卫气营血辨证广泛地适用于多种温病,是小儿温病病机辨证的...

http://qihuangzhishu.com/79/75.htm

对冠心病患者的辨证施护_【中医宝典】

...,1次/天。可温助肾阳,暖胃健脾。 对于冠心病患者,在做辨证护理时,应把精神护理放在首位。因为“心藏神”,心为五脏六腑大主,心神统帅着人喜、怒、忧、悲、惊等神志活动,护理时做好思想疏导工作,使心情愉快,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342.html

中医问诊_【中医宝典】

...,围绕的有关资料详细查询。如主症为发热,则要追问是否恶寒,有无出汗,渴或不渴,发热时间和热型等。进而分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证候。 中医对问诊,很早就有一个提纲歌诀,即“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969.html

什么是经络辨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对病人所反映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综合,以判断病属何经、何脏、何腑,并进而确定发病原因、病变性质及其病机的一种辨证方法。 划分病变所在的经络病位,源于《内经》,后世多有发挥。《灵枢·经脉》载有十二经病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99.html

眼科常用辨证方法_中医临床中医眼科_【中医宝典】

...眼科的辨证方法和程序与内科大体相似,亦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理论指导下,将四诊所收集的眼与全身的客观症情,以、病因、脏腑、气血等辨证方法进行分析归纳,作出判断。至于眼科的独特之处,在于眼病的发生,局部症状比较突出,故《审视瑶函·识病辨证详明...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chuang/b33174.html

辨证施治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有灰白色假膜,不易剥落,强拭则引起出血等。烂喉痧系疫火内蕴,初起有风热证候,宜辛凉清透;白喉系燥火伤阴,起初有阴虚肺燥证候,宜“养阴清肺”。这是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相结合。二是中医辨证施治有不少是从主证入手,如“头痛”即是一例。外感头痛常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121.html

寒热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索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热者寒之”,两者治法正好相反。所以寒热辨证,必须确切无误。...

http://qihuangzhishu.com/92/39.htm

血病辨证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血的病证表现很多,因病因不同而有寒热虚实别,其临床表现可概括为血虚、血瘀、血热、血寒四种证候。(-)血虚证血虚证,是指血液亏虚,脏腑百脉失养,表现全身虚弱的证候。血虚证的形成,有禀赋不足;或脾胃虚弱,生化乏源;或各种急慢性出血;或久病不...

http://qihuangzhishu.com/92/63.htm

流行性乙型脑炎辨证思维_传染病_【中医宝典】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热、痰、风辨证,急性期辨卫、气、营、血,全病程结合虚实、表里辨证。 (1)辨别热证:急性期热证属实热,常夹湿。初期以表热证为主,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颈强不舒。但其病情很快转为里热证,即由卫分证转为气分证,表现壮热不退,...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1870.html

明清时期脏腑辨证发展特点研究_【中医宝典】

...摘要:脏腑辨证之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明清时期脏腑辨证之说似乎少有医家提倡,但脏腑辨证之法却被广泛地应用。其面貌特点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脏腑辨证与多种辨证方法相融互参,成为多种辨证方法的基础。2对肾、命门、脾胃、肺、肝等病机认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68.html

共找到422,16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