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遗粪症的诊断标准: 1、年龄4岁以上的儿童。 2、每月至少有一次遗粪,病程至少持续6个月。 3、每次自主或不自主地将大便拉在不该拉的地方,如裤子、地板上。 4、大便的质地和形态正常,一般多发生在白天,尤其在幼儿园或学校多见。 5、...
...反社会行为、冲动任性、人际关系不良等等。近10年来的研究,分别研究单纯多动症、多动伴品行障碍及单纯品行障碍的预后。国外有人对20例3岁时考虑有多动症的患儿,每两年追踪1次至15 岁,共追踪12年,发现其中仍有10例有问题,2例仍诊断为多动症,...
...感染的诊断,似比成人更需要依赖实验室检查。胃粘膜活检组织细菌培养是验证其它Hp诊断性检测的金标准,但因患儿难于接受内镜活检,且费时多,耗资大,不适宜临床应用。组织切片革兰染色、苏木精一伊红染色、改良姬姆萨染色均可部分地满足诊断需要,但其...
...有以下四点。 (1)正常好动的孩子,虽然也有注意力下集中的表现,但对有兴趣的事情,却能专心致志,很少分散;而多动症的孩子做不到。 (2)正常儿童虽然表现散漫,如上课做小动作,甚至吵闹打架,但当他意识到必须控制自己时,他能控制得住;而多动症的...
...加上有些坏习惯,很难适应社会,也不受社会欢迎,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人格被扭曲,容易走上歧途。 多动症儿童长大后,近一半儿童的多动现象会消失,但半数以上多动症儿童的一些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冲动任性可持续长久。青年时可表现为学业荒废,社会适应...
...从大量的临床经验看,小学时期是儿童一生中表现最明显,最突出的年龄期。上小学后,正常儿童应能在课堂静坐,注意力集中听课,遵守学校的纪律,完成作业,和小朋友和睦相处,生活有规律。这些都需要较强的控制力才能做到。而多动症儿童恰恰是自制力薄弱,对...
...脑神经结的神经元数量及活性较正常儿童要低20%。这就说明了,多动症的产生并非仅仅是一种心理疾病,而是患儿机体发生了器质性改变。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多动症当成一种心理疾病,各医院对其的诊治也一般归“心理门诊”,医生的诊治也主要从心理疏导方面...
...过去曾经认为,由于家长过度溺爱、娇惯,有可能导致等行为异常增多,但据包头地区城乡儿童多动症调查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反而较非独生子女患病率低。由于城市儿童早期入托儿所或幼儿园,接受社会化的体验,充分弥补了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孤独、娇惯的不足,所以...
...因果关系的凭证。 社会、家庭、心理因素:不良的社会环境、破裂家庭、经济过于贫困、住房过于拥挤、父母性格不良或有其他心理障碍者,长期寄养于不良条件的家庭等,均可构成本病诱因。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病因。总之,近10多年的研究认为儿童多动症是由于多...
...新华网斯德哥尔摩4月18日电(记者马世骏)据《瑞典日报》18日报道,一项最新的调查表明,在怀孕期间吸烟和生活节奏紧张的妇女生的孩子易患多动症。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心理学系两位教授对300名儿童从胎儿期一直到满7周岁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