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治法概要_【中医宝典】

...儿科治法概要 小儿疾病的治疗大法,与成人基本相同。但由于儿童这一具体对象和儿科疾病的特点,在治法选用、给药剂量、给药方法等许多方面,都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 一、治法特点 (一)治法选用 各种治法在儿科应用时,都要注意到其临床应用的特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298.html

风移易的解释_风移易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夫樂者感人密深,而風移易。”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先贤士女总赞上》:“于是風移易,上下兹和。”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旌表》:“斯三人者,朕實嘉之。使四海億兆,皆能儀刑斯人,取法將...

http://hanwen360.com/cy/76831.html

虑的解释_虑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世俗的思慮。 唐.戴叔倫.又酬曉燈離暗室詩五首之四:「楚僧話寂滅,慮比虛空。」 浮生六記.卷一.閨房記樂:「少焉,一輪明月,已上林梢,漸覺風生袖底,月到波心,慮塵懷,爽然頓釋。」...

http://hanwen360.com/c/20127.html

第一个儿科专家钱乙_【中医宝典】

...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儿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说他是一位杰出的儿科大家。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89.html

伤暑条二十六条_《六因条》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杏仁、通草、连翘、淡竹叶、枇杷叶;若头痛未止,再加葛根、薄荷,清凉解散也。承上条,既发汗而热不解,则卫外之邪渐气分。故头痛减,而舌转黄,至脉洪口渴,则气热盛也,用白虎汤直清阳明气分。如头额仍痛 外邪未尽,必加葛根、薄荷走表祛风,以头清阳...

http://qihuangzhishu.com/788/6.htm

利用药物基因组学促进儿科合理用药_【中医宝典】

...药物的疗效,同时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遗传危险因素。如已证实,白细胞介素-1基因簇牙周炎、冠状动脉疾病、炎症性疾病的药物靶标,过氧化物酶体活化受体严重胰岛素拮抗罕见类别、Ⅱ型糖尿病的药物靶标。 运用儿科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策略寻找新的药物靶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0899.html

春温辩论_《六因条》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而能引动,故初起亦似伤寒之头痛身疼 发热恶寒,较诸伤寒,则变尤速,而于幼稚者甚。以体属纯阳,阳与阳合,其感尤易,甚而化斑化痘,厥者也。然此温字,又与瘟疫不同,瘟疫乃不正之戾气,四时皆有,而此温乃独发于春,故名春温。至于治法,总宜...

http://qihuangzhishu.com/788/3.htm

名医李时珍蛇写_【中医宝典】

...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湖北蕲春人,经历27年艰苦劳动,著成《本草纲目》,收录原有诸家《本草》所载药物l 892种,附药图 l OOO余幅。他的不朽著作,至今仍世界珍宝。 蛇,谁都惧怕三分,但却是名贵中药材,历代有识之士,将其作为医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44.html

序_《钟馗斩鬼

...昔阮胆作鬼论而求之,今烟霞散人著此鬼,独不惧鬼来与之为敌乎?然而无惧也。《无鬼论》论已死之人,《斩鬼未死之鬼。夫人而既名之曰鬼矣,则必阴柔之气多,阳刚之气少。聆其当斩之条例,思其被斩之因由,畏念起而悔心生,方且退阻避藏之不逞,...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8920.html

吐泻概说_《儿科要略》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吐泻,胃与肠之病也。病于胃则吐,病于肠则泻,病于肠胃则吐泻交作。然胃与肠虽以幽门界而究属衔 接连通者,故胃病有时亦能致泻,肠病有时亦能致吐,吐与泻之为病,肠与胃恒互有牵涉也。且也胃行其精 液者在脾,肠分别水谷者亦在脾,则胃与肠之运化...

http://qihuangzhishu.com/688/38.htm

共找到386,72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