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医家(1738-?)。字瑶宗,号石渠。自幼习儒学,后又改攻医学。其重点系攻习伤寒,认为伤寒一证变化多端,极易误诊误治。他搜集历代各家对伤寒的注解,进行对比和参订,并着成伤寒注本《张仲景伤寒论一得篇》十卷,对伤寒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
...关键词:《伤寒论三百九十七法考辨[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14(5):11.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钱超尘 ...
...药学著作。十二卷。附《本草续疏》六卷,《本经序疏要》八卷。清·邹澍撰。刊于1832年。本书以《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医方中药物配伍的理论来注疏《神农本草经》。从而注释并论证《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的功治。其中《疏证》载药物173种,《续...
...药学著作。十二卷。附《本草续疏》六卷,《本经序疏要》八卷。清·邹澍撰。刊于1832年。本书以《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医方中药物配伍的理论来注疏《神农本草经》。从而注释并论证《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的功治。其中《疏证》载药物173种,《续...
...病证名。指形体羸瘦虚弱似病而脉象正常。《注解伤寒论》:“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害。”...
...病证名。指形体羸瘦虚弱似病而脉象正常。《注解伤寒论》:“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害。”...
...实际,有一定的帮助。末附《伤寒附余》一卷。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伤寒论章句方解》伤寒著作。六卷(章句四卷,方解二卷)。清·陈恭溥编撰。刊于1851年。作者认为:“凡注解经书,必明句读。”故于《伤寒论》注本中以章句明晰的《伤寒论直解》(...
...伤寒著作。六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作者认为“叔和编次伤寒论有功千古”,故本书按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原文,删去他认为是王氏所增补的平脉辨脉篇、伤寒序例、诸可与诸不可等篇。作者于《伤寒论》注本中推崇张隐庵、张令韶二家,并按其体例...
...伤寒著作。六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作者认为“叔和编次伤寒论有功千古”,故本书按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原文,删去他认为是王氏所增补的平脉辨脉篇、伤寒序例、诸可与诸不可等篇。作者于《伤寒论》注本中推崇张隐庵、张令韶二家,并按其体例...
...《伤寒论》(简称“成本”)两种刊本。 张仲景以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辨证为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原则和立法、用药规律,以条文的形式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总结了汉代以前有关急性热病与有关病证诊治的丰富经验,奠定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