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章句方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六卷(章句四卷,方解二卷)。清·陈恭溥编撰。刊于1851年。作者认为:“凡注解经书,必明句读。”故于《伤寒论》注本中以章句明晰的《伤寒论直解》(张锡驹撰)和颇能阐发精义的《伤寒论集注》(张隐庵编)为基础,予以分章节、句读、参合...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09.htm

伤寒论章句方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六卷(章句四卷,方解二卷)。清·陈恭溥编撰。刊于1851年。作者认为:“凡注解经书,必明句读。”故于《伤寒论》注本中以章句明晰的《伤寒论直解》(张锡驹撰)和颇能阐发精义的《伤寒论集注》(张隐庵编)为基础,予以分章节、句读、参合...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19.htm

伤寒论三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六卷。清·周扬俊撰于1667年。周氏于《伤寒论》注家中,钦佩方有执和喻嘉言,遂以方氏《伤寒论条辨》、喻氏《尚论篇》两个注本为基础,加上他个人的见解,逐条予以注释,因名“三注”。从对《伤寒论》的注释和对仲景学术思想研究阐发的贡献...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18.htm

伤寒论三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六卷。清·周扬俊撰于1667年。周氏于《伤寒论》注家中,钦佩方有执和喻嘉言,遂以方氏《伤寒论条辨》、喻氏《尚论篇》两个注本为基础,加上他个人的见解,逐条予以注释,因名“三注”。从对《伤寒论》的注释和对仲景学术思想研究阐发的贡献...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28.htm

对《伤寒论》方临床研究方法探讨_【中医宝典】

...关键词:《伤寒论》中的运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4):196. [10]李爱敏,等.对现代六经辨证中运用中药配伍用量的数理统计分析.中医研究,1995,8(5):9.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0032) 英洪友 何新慧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02.html

的解释_及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趁現之時。 戰國策.趙策四:「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令有功於國,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 到如今。 唐.韓愈.送湖南李正字序:「往時侍御有無盡費於朋友,及則又不忍其三族之寒饑。」...

http://hanwen360.com/c/13608.html

伤寒论》的温病经文解释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

http://zhongyibaodian.com/yuanyundongdeguzhongyixue/1101-12-21.html

伤寒论集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卷,日本·山田正珍撰于1789年。作者据宋·高保衡、林忆的《伤寒论》校订本,广泛参阅古今《伤寒论》注本(包括日本医家的几种注本),予以辨析、选注、删繁、考订,并将所有条文编列序号,又依《玉函经》补充的1条,共409条。虽为集注...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27.htm

伤寒论集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卷,日本·山田正珍撰于1789年。作者据宋·高保衡、林忆的《伤寒论》校订本,广泛参阅古今《伤寒论》注本(包括日本医家的几种注本),予以辨析、选注、删繁、考订,并将所有条文编列序号,又依《玉函经》补充的1条,共409条。虽为集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37.htm

凡例_《伤寒括要》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制六铢钱.四个为一两.宋制开元钱.十个为一两.大约羌三分之一耳.且仲景汤液并分三次服.则轻重止得三分之一.而服法又得三分之一.岂非古之一两.仅得之一钱乎.局方纲目概以之五钱.作为一剂.则失之太少 .陶氏吴氏.各以意为重轻.尽变古法.则其...

http://qihuangzhishu.com/944/3.htm

共找到757,44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