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益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学派”特色,成为易水学派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一位重要医家。 他的主要学术思想反映在卫生宝鉴(1281年)一书中,于名方类聚篇内,列有针法门,并最先收载他辑注的窦汉卿流注指微赋。罗天益用灸法以温补中焦,不仅能治中焦不足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otianyi/index.html

内经补泻_针灸大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歧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帝曰:『补泻奈何?』歧伯曰:『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穴出血,勿之深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dacheng/1043-7-5.html

中医学术流派散论_【中医宝典】

...论与养阴论派,伤寒论本草经等中医药经典著作整理与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一以贯之地提出了自己“维护旧论”的学术主张,并且首开集体研究之先河,有着自己的治学特色。故视其为“医经”学派中的一个流派则比较合适,“医派”是“医学流派”的简称。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36.html

名医-李东垣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大热”之法。李氏根据脾胃的重要性而创立的补脾法,丰富了中医学治疗理论 李氏的学术思想,是在内经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通过实践,对内伤病的致病因素,发病机理等作了深入细致的阐发,给后人治疗脾胃病指出了新的途径。李氏主要著作有:内...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53.html

五味_内经评文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宜食甘. 米饭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肾食品店黑.宜色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用笔与天年篇同.而布阵尤奇.前五味说到营卫.随即接叙营卫是本题里面一层却提...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pingwen/712-11-9.html

内经针法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内经包括灵枢素问两部书,各八十一篇。主要阴阳、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按摩、方药、疾病、摄生等各方面,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治疗方法作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内经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20-0.html

宋元时期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有的放矢,方可收到治病保健的目的。此外,元素珍珠囊,李杲的用药法象、朱震亨的本草衍义补遗等,对此多有发挥,更切适用。针灸学在宋元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闻名国内外的“针灸铜人”以及新的针灸专著,如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3-4.html

序例·本草纲目 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五味偏胜 标本阴阳 升降浮沉 四时用药例 五运六淫用药式 六腑六脏用药气味补泻 五脏五味补泻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引经报使(洁古珍珠囊 药名同异 相反诸药 服药食忌 妊娠禁忌 饮食禁忌 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 陈藏器诸虚用药凡例 张子和汗吐...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2819.html

宋元时期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有的放矢,方可收到治病保健的目的。此外,元素珍珠囊,李杲的用药法象、朱震亨的本草衍义补遗等,对此多有发挥,更切适用。针灸学在宋元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闻名国内外的“针灸铜人”以及新的针灸专著,如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52/10.htm

中医七大流派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派。 易水学派:金代医家元素,河北易水人,在内经中藏经的启示下,以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的论点来分析疾病的发生与演变,归纳用药,执简驭繁,创立了“脏腑病机学说”,对后世医家颇有影响。 攻邪学派:金元大家张从正,强调“病由邪生,攻邪已(...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84.html

共找到893,88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