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无言注解伤寒论方法_【中医宝典】

...任职,并主持中医研究院编审工作,曾参与九种教材的编写与审订。 余氏是近代兼通中西之学者,主张“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善采中西之长,以汇通中西为己任。并宗仲景学说,认为“中国医学之骨干及精髓端在医经。”著有伤寒论新义作序曰:“折衷诸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765.html

卷一 春秋_春秋左传正义

...”也?与叙,音义同。尔雅·释诂云:“叙,绪也。”然则举其纲要,若茧之抽绪。孔子为,为,子夏为,故杜亦称春秋名义、经传体例及已为解之意也。此大略,凡有十一段,明义以“春秋”是...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971.html

伤寒论新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附针灸治疗法。承淡安注解,朱襄君参订。承氏参考多种伤寒论注本及有关著作,对仲景原文采取提要、注解、小结的形式予以详析,并对六经病证补充针灸疗法。作者在一定程度上试用中西汇通的理论注释经义,有其进步意义,但书中的注解和方论杂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13.htm

伤寒论新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附针灸治疗法。承淡安注解,朱襄君参订。承氏参考多种伤寒论注本及有关著作,对仲景原文采取提要、注解、小结的形式予以详析,并对六经病证补充针灸疗法。作者在一定程度上试用中西汇通的理论注释经义,有其进步意义,但书中的注解和方论杂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23.htm

麻黄应摆脱“六陈”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发汗作用极弱,新麻黄发汗力强。如朱进忠临证经验与方法曰﹕“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前所长,已故名老中医李翰卿先生:‘诸家都云麻黄辛苦而温,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具有发汗解表之功,是发汗作用最强的药物,若与桂枝相配则发汗的作用更强,虚...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116.html

中医词典拼音S:第十七篇_中医词典r~s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寒论心法迴澜时节气候诀病法各一卷,亦均经陆氏校正。③明·史闇然、清·陈亮斯均曾撰伤寒论,书未见。伤寒论直解伤寒著作。六卷。清·张锡驹撰。刊于1712年。本书与张卿子伤寒论相似,只删去王叔和本“伤寒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6/193-2-17.html

简介_傅青主男科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痰饮学说是中医学独特的理论精华之一。在浩瀚的中医文献中关于痰饮的记载非常丰富,傅青主男科就是一部对痰证有独到见解的杰作。现有文献中看,隋唐以前,对痰与饮尚未作区别,而侧重于饮的论述,这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重要著作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64/1.htm

权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秤锤。喻指冬季脉象。如石之沉。素问·脉要精微论:“冬应中权。”②权宜,通变。张氏医通·:“非达通人不能达权通变。”③势力,权力。伤寒论·:“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365.htm

陈旧与鲜活的“六经”语辞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二则(二)“一药之误,每欲噬脐。”噬脐一词语出春秋左氏传·庄公六年)。今天也没有人把“辨脉”写成“平脉”。(见张仲景伤寒论。“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平脉,即“辨脉”,平通“辨”。语出尚书·尧典:“平章百姓...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286.html

在线阅读

...一、内容 是刘向(公元前79-前8)收集或编写的一部著名的道德说教性的轶事和历史传说的汇编。通行本共有166个条目,分为10卷。人们还其他资料中收集到59个条目的佚文。该书的绝大部分条目都是对早期哲学或历史著作中的材料摘录后加以...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086.html

共找到644,68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