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动静结合?_气功基础_【中医宝典】

...宁静,前者可视为“外静”,后者可视为“内静”。 动与静相对的,也辨证的。 静功主要锻炼身体内部,而没有肢体活动、肌肉骨骼的锻炼。动功有不少肢体活动及肌肉骨骼的锻炼,这有利于初步疏通经络,气血疏通后有利于入静。对于初练功者,肢体的动作...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a13325.html

中医养生话七情_【中医宝典】

...祖国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维系。《内经》有“怒伤 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悲”等理论。此观点被历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833.html

男性更年期的辨证分型及治疗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失宜;忧思郁怒,七情内伤;劳欲无度,精血过耗等,或者心血不足,肝失条达,脾失健运,必然影响精血的化生、髓海的充盈、气机的调畅、情志的抒发,最终导致肾亏虚衰及阴阳失衡,从而引起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 中医辨证一般可分为以下三型: 一、肝...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902.html

明清时期脏腑辨证发展特点研究_【中医宝典】

...愈加深入、病证分型愈加完备。3在研究方法上出现从注重哲理思辩到重视具体应用的转折。该时期脏腑辨证的推广应用时期。 脏腑辨证之说历经了秦汉时期的理论奠基、晋唐时期的成长、宋元时期的成熟,它在明清时期又呈现了怎样的发展特点呢?归纳起来,特点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68.html

何谓七情?情志调达的临床意义?_【中医宝典】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 情志乃正常人的生理功能变化。情志正常有助于机体处于正常状态,适应环境的四时变化,免受邪气侵害。若情志太过,精神内伤,则使气机升降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而出现各种病症。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325.html

三焦辨证的认识_【中医宝典】

...悸动不安,舌绛苔少,脉虚弱等。应指出的,就三焦划分人体部位而言,肝并不属下焦,但肝肾阴虚、虚风内动多见于温病末期,在温病辨证中统属于下焦病候。 下焦湿热 以湿热蕴结膀胱,气化失职,湿阻大肠,腑气不通为主要病理变化。症见小便不利,渴不多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812.html

什么心血虚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心血虚证指由于心血亏虚,不能濡养心脏而表现的证候。本证以心悸、失眠及血虚证为主要辨证依据,多因脾虚生血之源亏乏,或失血过多,或久病失养,或劳心耗血所致。 【概念】心血虚证指由于心血亏虚,不能濡养心脏而表现的证候。本证以心悸、失眠及...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50.html

八纲辨证概念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在历史上所形成的辨证分类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基本的方法八纲辨证。八纲是从各种具体证候的个性中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规律的共性,即任何一种疾病,从大体病位来说,总离不开表或里;从基本性质来说,一般可区分为寒与热;从邪正斗争的关系来说,主要反映为实或虚;...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26.html

养生法则:七情要适度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人们才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而不是“心疾还需心药医”。“疾”与“病”的区别,简单来说,就是“疾为病之微,病为疾之渐”。疾病的初始状态,病疾的发展。 中医有情志治病的说法。所谓的情志,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七情分属五脏,...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34.html

什么阳明经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阳明经证指邪热亢盛,充斥阳明之经,弥漫全身,而肠中无燥屎内结所表现的证候。本证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其辨证依据。 【概念】阳明经证指邪热亢盛,充斥阳明之经,弥漫全身,而肠中无燥屎内结所表现的证候。本证以大热,大汗,大渴,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59.html

共找到367,2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