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经络学说中的临床应用_【中医宝典】

...说明病理变化:由于经络人体通内达外一个通道,在生理功能失调时,其又是病邪传注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特点,故临床某些疾病病理过程中,常常在经络循行通路上出现明显压痛,或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相应部位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电阻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8986.html

经络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一)生理功能1.沟通内外,联系肢体经络具有联络脏腑和肢体作用。如《灵枢·海论》篇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指出了经络能沟通表里、联络上下、将人体各部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2.运行气血,营养周身经络具有运行...

http://qihuangzhishu.com/93/5.htm

经络学说应用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将人体各部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经络调节作用,保持着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平衡协调。经络又能将气血津液等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物质运送到全身,使机体获得充足营养,从而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此外,经络又是人体信息传导网,它能够接受和...

http://qihuangzhishu.com/44/90.htm

流注经络井荥说_《子午流注针经》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夫流注者,为刺法之深源,作针术之大要,是故流者行也;注者住也。盖流者要知经脉之行流也;注者谓十二经脉各至本时,皆有虚实邪正之气,注于所括之穴也。夫得时谓之开,失时谓之合。夫开者针之必除其病,合者刺之难愈其疾,可不明此二者乎?况经气内干五脏...

http://qihuangzhishu.com/931/5.htm

瘀血流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流注病之一种。指发生人体肌肉深部之脓疡。其病因为跌仆损伤,或产后恶露未尽,以致经络,湿热毒邪乘虚而入,结而为肿,发为本病。症见初起局部肿胀,触之坚痛,患处皮色微红或青紫;继而皮色焮红灼热,并可向周围蔓延,同时伴有恶寒发热,骨节疼痛...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936.htm

阳溪穴_上肢外侧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低洼处,经络气血就像溪水那样从此处流过。阳溪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一个重要分支点,还可以串经至下肢膀胱经。因此可以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一个重要穴位。 定穴理由 1)在经络线上;2)经络分支点;3)局部指压敏感;4)解剖标志明显。 应用 ...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262.html

金伯华: 要想长生 经络常通_【中医宝典】

...定论,但在中医治病养生中却非常重要。经络包括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遍布全身,内连脏腑,外络四肢百骸、皮毛孔窍,沟通内外,贯穿上下。但经络不是静止,它既然是气血运行通道,就要使之畅通,这样才能维护脏腑正常生理功能。若经络阻滞不畅,轻则不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751.html

手与经络关系_《手穴手纹诊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奇经八脉、十五别络组成与走向与手关联不在其内。经络是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总称,它是人体沟通上下内外,联络脏腑、肢节,运行气血,抗御外邪,调节体内功能一个密闭功能系统。手作为整体一部分,与全身通过经络相联。手为四末,是气血输注、交汇...

http://zhongyibaodian.com/shouxueshouwenzhenzhi/136-3-2.html

二十七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之气总称。《灵枢·九针十二原》:“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这些经络之气,循行人体上下手足之间,从井穴开始,入合于内,流注五腧,...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50.htm

何若愚与《流注指微针赋》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1153年,篇幅不长,言简意赅,十分精炼,切中临床实用,后经阎广明注为《子午流注针经》。何氏继承了《内经》、《难经》中关于气血流注周而复始,五十而复大会学说,将其与气血盛衰、气候、节气、时辰、方位等有关内容相结合,发展成为一种针灸配穴方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49.html

共找到889,71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