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应该进行治疗。拔罐、走罐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拔罐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
...大脑是使用频率最高也最容易疲劳的器官。长时间用脑,不注意休息,可引起脑涨、反应迟钝、思维能力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功能逐步减弱,脑力逐渐减退,出现记忆力差、健忘等症状。 进入老年,脑力减退更明显。一般分为心脾不足和肾虚2型。 一、心脾...
...症状。炎症继续发展,红肿增大,疼痛呈波动性,局部变硬,患者可出现高热、寒战等,继则变软化脓等,称为痈。 中医学认为,疔疮、疖肿、痈都是火毒炽盛的结果引起的。 拔罐方法: ①阿是穴(病灶部位)法。哪里有病变就在哪里拔罐,留罐15~20分钟。 ②...
...分娩后,由于子宫强烈地阵发性收缩,而引起小腹剧烈疼痛者称产后腹痛,多见于经产妇,中医称本病为“产后腹痛”。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产后腹痛的主要机制有不荣则痛与不通则痛虚实两端。 1.气血两虚:本病多为妇人素体虚弱,复因产时产后伤血耗气,...
...火罐疗法是利用燃烧、蒸汽、抽气等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施术部位产生温热刺激,使局部充血或淤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常用外治疗法,因其操作简便、经济、患者无痛苦且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它不但可以治疗风寒痹痛、虚劳、喘息等数百种内外...
...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20-2)。 (3)拔罐方法 艾灸法、闪罐法。可先用梅花针轻轻叩刺患侧面部太阳、上关、下关、地仓、颊车处,然后在上述穴位上闪...
...之间(见图3-2-2)。 后溪: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仰掌,握拳,第5掌指关节后,有一皮肤皱褶突起,其尖端为取穴部位,见图3-2-2)。 (3)拔罐方法 走罐、留罐、艾灸法。先在疼痛部位采用...
...拔罐方法 灸罐法。先用艾条点燃温灸各穴15分钟,以皮肤有温热感及人体感觉舒适为宜,之后吸拔火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三、注意事项 (1)拔罐治疗肾炎需要一定的周期,一般经过2~3疗程方有显效,因此患者要有耐心和决心,配合...
...拔罐疗法,古代典籍中亦称之为角法。 这是因为我国远古时代医家,是应用动物的角作为吸拔工具的。在一九七三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经有关于角法治病的记述:“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
...抽吸净后,类炎症反应即可消退,根部自然柔软,触之如同正常肌肤,结痂愈合,疾病治愈。如发泡后不在原处拔罐,则拔罐出不易结痂,愈合亦慢。愈合后皮肤可留有黑疤,也可慢慢恢复至正常皮肤的颜色。 传统的“走罐”疗法,用新式拔罐更为方便。方法:在拔罐口涂...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