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曰: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奈何?岐伯对曰: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标本相移,逆从得施。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
...夫标本而曰先受病为本,次传流受病为标,此言标本之大略也。假令病人发热恶寒,头痛身疼,则知是太阳经表症,标病也。若加发热烦渴,小便不利,则知是太阳经入府,本病也]。假令病人目痛鼻干不眠,则知是阳明经表症,标病也。若加烦渴欲饮,汗出恶热,则知...
...五行学说对中医学有深刻的影响,体现了传统医学重视联系、整体的特点,但五行学说本身有局限性,不能全面地反映事物间的普遍联系。中医以五脏配属五行,吸收了五行学说的精华,又根据脏腑学说的理论,在实践中超越了五行的限制。因此,中医的理论可名之为“...
...五脏,是心、肺、脾、肝、肾的合称。五脏的生理功能,虽然各有所司,但有其共同点,主要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五脏都与精神活动有关。如《灵枢》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也。”这说是说,心、肺、脾、肝、肾五脏都与精神活动有密切关系,这里...
...。脉无胃气亦死。此脉之不可不察也。志意者,如本藏篇曰∶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是志意关乎神气而存亡系之,此志意之不可不察也。病有标本,不知求本,则失其要矣;病有真假,不知逆从,则及于祸矣。此病因之不可不察也。合是...
...(素问标本病传论 灵枢病本篇与此篇同者不重载)夫阴阳逆从标本之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浅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一者本也,百者标也。)以浅而知深,察近而知远,言标与本,易而勿及。(此标本逆从阴阳之道,似乎浅近,言之虽易...
...《经》曰∶五脏者,中之守也。盖言身形之中,五神安守之所也。夫肝者,在天之风,在地为木,在人为肝,通窍于眼,在时为春,在方为东,在色为青。《经》曰∶东方木也,万物所以始生也。又曰∶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肾水为母,心火为子,与胆为腑,克...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 【五脏】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脏一般是指胸腹腔中那些内部组织充实,并有贮存和分泌、制造精气功能的脏器(所谓“藏精气而不泻”)。我国医学对五脏的认识,有的是指实质脏器,有的主要的是指脏器的功能活动和...
...治疗学术语。即采用标病与本病同时治疗的方法。适用于标本并重的病证。如气虚感冒,可以解表与益气两法合用。又如温热病中,脾胃实热不解而致阴液大伤,可以泻下、滋阴两法合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