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的。 我很不满于自己这回的重译,只因别无译本,所以姑且在空地里称雄。倘有人从原文译起来,一定会好得远远,那时我就欣然消灭。 这并非客气话,是真心希望着的。 一九三五年八月八日之夜,鲁迅。 【注解】 〔1〕《俄罗斯的童话》 高尔基著,发表...
...一:无题〔1〕 禹域多飞将,蜗庐剩逸民。〔2〕 夜邀潭底影,玄酒颂皇仁。〔3〕 〔1〕 《鲁迅日记》一九三三年六月二十八日:“下午为萍荪书一幅云:‘禹域多飞将,……。’” 〔2〕 禹域 即中国。《左传》襄公四年:“茫茫禹迹,画为九州。” ...
...《十竹斋笺谱》翻印说明〔1〕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十二月,版画丛刊会假通县王孝慈先生藏本翻印。编者鲁迅,西谛;画者王荣麟;雕者左万川;印者崔毓生,岳海亭;经理其事者,北平荣宝斋也。纸墨良好,镌印精工,近时少见,明鉴者知之矣。 【注解】 〔1〕...
...伤逝》则那么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鲁迅的小说是小说,也是诗,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前者出版于1928年,后者出版于...
...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六年十月上海《世界》月刊第四卷第九、十期合刊。鲁迅复信以手迹制版刊出;答问载同期“中国作者对于世界语的意见”专栏。均无标题。 世界社,上海世界语者协会所属《世界》月刊社的简称。该刊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创刊于上海,...
...出了火把,我却想用黑幔去遮盖他,在睡着的人的面前讨好么? 但书里的话,我自然也有意见不同的地方,现在都不细说了,让各人各用自己的意思去想罢。 一九一九年八月二日,鲁迅。 【注解】 〔1〕本篇及下篇《译者序二》连同剧本第一幕的译文,最初同时...
...参考了。希见谅为幸。 鲁迅。六月二十五日,于上海。 备考B: 关于孙用〔4〕先生的几首译诗编者先生: 我从均风兄处借来《奔流》第九期一册,看见孙用先生自世界语译的莱芒托夫几首诗,我发觉有些处与原本不合。孙先生是由世界语转译的,想必经手许多,有...
...赠蓬子〔1〕 蓦地飞仙降碧空,云车双辆挈灵童。 可怜蓬子非天子,逃去逃来吸北风。〔2〕 三月三十一日 〔1〕 《鲁迅日记》一九三二年三月三十一日:“又为蓬子书一幅云:‘蓦地飞仙降碧空,……。’”本诗为鲁迅应姚蓬子请求写字时的即兴记事。诗...
...鲁迅的造谣和诬蔑,因此鲁迅写了这篇文章。 〔3〕新潮社 北京大学部分学生和教员组织的一个具有进步倾向的社团。一九一八年底成立。主要成员有傅斯年、罗家伦、杨振声、周作人等,曾出版《新潮》月刊(一九一九年一月创刊,一九二二年三月出至三卷二期停刊...
...注解】 〔1〕 本篇最初刊于一九二五年三月十日《京报副刊》。 《苦闷的象征》,日本厨川白村(1880—1923)著。鲁迅译本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出版,为《未名丛刊》之一,由北京新潮社代售。后又改由北新书局出版。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