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六十九 寒热第七十 邪客第七十一 通天第七十二 官能第七十三 疾诊尺第七十四 刺节真邪第七十五 卫气行第七十六 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九针第七十八 岁露第七十九 大惑第八十 痈疽第八十一 ...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ngdilingshu/index.html

针之名_《普济方·针灸》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黄帝问岐伯曰。余闻九针之名。上应天地四时阴阳。愿闻其方。传于后代。岐伯对曰。九针者。一曰 针。二曰圆针。三曰 针。四曰锋针。五曰铍针。六曰员利针。七曰毫针。八曰长针。九曰大针。此是九针之名。九针所应。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

http://qihuangzhishu.com/601/18.htm

九针之宜各有所为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灵枢·官针篇》)凡刺之要,官针最妙。(官,法也,公也。制有法而公于人,故曰官针。)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用不得法,则不能去病。)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内伤良肉,则血流于内而溃于外,故...

http://qihuangzhishu.com/481/267.htm

中州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人体部位名。指脏腑与地势相应的部位。《灵枢·九针》:“六腑膈下三脏应中州。”《难经·四难》:“脾者中州。”...

http://qihuangzhishu.com/196/763.htm

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理解,晓悟。《素问·著至教》:“涌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灵枢·禁服》:“细子得受业,通于九针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编绝,久者简垢,然尚讽诵弗置,未尽解于意矣。”⑥排除。指病证消失。《素问·评热病》:“汗出而身...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537.htm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_《金针秘传》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今左属右,其气故止,...

http://qihuangzhishu.com/716/6.htm

《内经评文》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 通天第七十二 卷十一 官能第七十三 疾诊尺第七十四 刺节真邪第七十五 卫气行第七十六 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卷十二 九针第七十八 岁露第七十九 大惑第八十 痈疽第八十一 跋 ...

http://qihuangzhishu.com/712/index.htm

《内经评文》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通天第七十二 卷十一 官能第七十三 疾诊尺第七十四 刺节真邪第七十五 卫气行第七十六 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卷十二 九针第七十八 岁露第七十九 大惑第八十 痈疽第八十一 跋 ...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pingwen/index.html

六腑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指六腑气化功能失调的特征。《灵枢·九针》:“六腑气,胆为怒,胃为气逆、哕,大肠小肠为泄,膀胱不约为遗溺,下焦溢为水。”...

http://qihuangzhishu.com/191/736.htm

九针之要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

http://qihuangzhishu.com/481/264.htm

共找到73,79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