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和肝炎病毒指标筛选,同时严格掌握输血指征,避免发生输血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另外,乙肝病毒可以通过垂直传播(即母婴传播)由母亲把病毒传给她所生的新生儿;至于丙型肝炎是否存在母婴传播,国内外的意见都不一致。乙型肝炎不经治疗,经过40~60...
...广西医科大学一项国家科研课题“从中草药中筛选抗乙肝病毒中药”前不久结题。科研人员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证实,200种中草药中仅珍珠草的研究力度,加快高附加值新药的问世。 ...
...乙肝病毒侵入体内,也仍然安然无恙;(3)单纯抗-HBs-项阳性,是注射乙肝疫苗并免疫成功的标忐,当然也不会再感染乙肝病毒了。 乙肝e抗原(HBeAg)阳性:乙肝e抗原是乙肝病毒感染的直接指征,它的持续阳性表示病毒有活动性复制,因而可提示疾病慢性化...
...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形成主要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还与年龄、性别及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 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大部分属于病毒复制不活跃,传染性比较弱。只有少部分病毒复制活跃,具有传染性。乙肝不会通过空气、消化道、饮食、同室工作、交谈、一起进餐而...
...意大利研究人员报道,三个疗程的乙肝疫苗不能有效防止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病人肝移植后的乙肝病毒(HBV)感染。 在布拉格召开的欧洲肝病研究会第36届年会上,Rome Tor Vergata大学胃肠病学家M. Angelico及其同事报道了题为“...
...美国科学家日前找到一种阻断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方法,这有可能为治疗丙肝找到新途径。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网站上报告说,他们通过试管试验合成的一种蛋白质能够生成阻止丙肝病毒聚集或复制的化合物,从而破坏丙肝病毒的复制...
...丙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为急性临床型和无症状的亚临床病人,慢性病人和病毒携带者。一般病人发病前12天,其血液即有感染性,并可带毒12年以上。HCV主要血源传播,国外30-90%输血后肝炎为丙型肝炎,我国输血后肝炎中丙型肝炎占1/3。此外还可...
...积极的治疗效应,相关研究还待继续深入。当前,科研人员正在对苦味叶下珠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并试图分析出其发挥主要药理作用的成分。 然而,不同专家之间对苦味叶下珠抑制乙肝病毒的作用还存在分歧。有些文献报道称苦味叶下珠抗乙肝病毒...
...情况(乙肝病毒DNA复制水平)来早期预测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远期疗效,有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GLOBE研究提供了2年的预测数据。e抗原阴性患者在接受替比夫定治疗24周时,如果病毒复制水平降低到乙肝病毒 DNA PCR检测不到(即:≤300 ...
...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途径主要有宫内传播、产程中传播、产后喂养的传播。目前资料表明,分娩前在子宫内通过胎盘直接感染胎儿的情况不多见,仅占5%~10%。大多数母婴传播是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接触母体血液或羊水而感染,或产后喂养和密切接触感染。目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