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 乌梅酸涩收敛,能敛肺止咳而用于肺虚久咳少痰或干咳无痰之症,常配半夏、杏仁等。但对实证要慎用。 止泻 乌梅能涩肠止泻痢,可用于脾虚久泻、久痢或大肠滑泻不止甚至脱肛不收。近年有人用《伤寒论》中的乌梅丸作基本方加减治疗非特异性结肠炎,取得了...
...胸中恶邪气,温脾燥热(时珍)。【附方】新一。牙疼︰酱、细辛各半两,大皂荚五铤(去子,每孔入青盐烧存性)。同研末。频掺吐涎。(《御药院方》)...
...味苦、咸,平、微寒,无毒。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除痈肿,浮肿,结疾痛。一名鹿肠,一名鹿首,一名马草,一名泽败。生江夏川谷。八月采根,曝干。出近道,叶似 ,根形似柴胡,气如败豆酱,故以为名。〔谨案〕此药不出近道,多生岗岭间。...
...象数实义。根据上述的立方原则,我们可以看到,厥阴篇的乌梅丸是厥阴病显而易见的主方。首先,我们看乌梅丸是在哪一个条文里讨论的呢?是在338条。这是不是一个巧合呢?我看不是。从这样一个条文序号,我们就应该看出古人真是煞费苦心,连一个序号也不会...
...《神农本草经》酸酱味酸平。主热烦满,定志益气,利水道,产难吞其实立产。一名醋酱。生川泽。《吴普》曰:酸酱,一名酢酱。(《御览》)《名医》曰:生荆楚,及人家田园中,五月采,阴干。案《尔雅》云:葴,寒酱。郭璞云:今酸酱草,江东呼曰苦葴。《医学...
...木之子也.味酸气平.能平肝木.木和心自安也.肢体属脾.脾为土.肝木克土则痛.味酸则敛.所以止痛.肝藏血.血枯则偏枯不仁死肌矣.味酸益肝血.血和则润.不仁死肌愈也.去青黑痣及蚀恶肉.酸收之味.外治能消痣与肉也.【制方】乌梅作汤.治火炎头痛.同...
...湿疹。 方解:本方马齿苋、败酱、青黛清热燥湿止痒;生地、紫草养血活血凉血解毒;白芷散风祛湿;荷叶清轻上浮,使药力外透肌肤,全方清热燥湿,活血祛风止痒,达到痒止疹平之目的。 治湿疹方...
...。处以乌梅丸方加减:乌梅15克,附子3克,桂枝3克,干姜6克,细辛3克,黄连12克,黄柏10克,当归30克,党参15克,生地黄15克,竹叶10克,木通10克,炙甘草10克,肉苁蓉30克,厚朴6克,茯苓12克,苏叶10克。3剂,水煎服,每日1...
...乌梅三百个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一筋当归四两附子(炮)六两川椒(去汗)四两桂枝六两人参六两黄蘖六两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圆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圆,日三...
...(《食疗》) 【校正】原附酱下,今分出。 【集解】时珍曰︰造法与榆仁酱同。 【气味】辛美微臭,温,无毒。多食落发。 【主治】杀三虫,功力强于榆仁酱(孟诜)。 【发明】张从正曰︰北人亦多食乳酪酥脯甘美之物,皆生虫之萌也。而不生虫者,盖食中多...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