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论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夫七情本属无形,然出于有形,五脏神明之用,而寓于盈虚气血之间,无日不有也。节制有常,何病之有?作用太过,胜克相乘,便为内伤。元气之邪,本出五脏之虚滞,则不去而为实,祸起萧墙,盗泄精滋,贼害情性,非若外邪先由皮毛以渐而入,只伤躯谷气血者,...

http://qihuangzhishu.com/342/97.htm

中药与生药_中药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中药与生药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原名生药,满清末年,将明清沿用已久通称的生药一词(详见生药的解释条目)改称中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zhongyaoyushengyao.html

浙大用计算机详解配伍与药效关系_【中医宝典】

...浙江大学药学院中药系程翼宇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日前完成了计算机辅助中药有效组分配伍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和肖培根为首的专家组认为,该创新性成果对于中医药基础理论创新发展及现代中药创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该成果已于近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700.html

如何合理使用中药_【中医宝典】

...中医用药不同于西药,讲究辨证、配伍,却又注意配伍禁忌。平时多了解一点中医用药的知识,有助于把中药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辨证用药 辨证有误则药不对证,会使机体阴阳偏盛或偏衰,以致病情更严重。如疮疡日久、失血病人即使有表证也慎用解表药,表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692.html

中医养生话“七情”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祖国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维系。《内经》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悲”等理论。此观点被历代医家...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008.html

重视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_【中医宝典】

...药物,如出现浑浊、沉淀、变色、漏气等问题,不得使用。在配液过程中要注意药液的配制顺序、加药方法,尤其是粉针剂先将药物充分溶解后再加入输液中,尽量不要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配制中药注射剂要严格按照无菌规定操作,减少中药注射剂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0919.html

方剂中的药性配伍探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一定困难。方剂是中药运用的高级形式,“方以药成”。中药以性能为效用基础,而方剂则以功效为运用依据。由于药性与功效之间的特殊关系,方剂配伍涉及药物性能与功效两个方面。本文试图从药性配伍的角度探讨方剂组方的规律。 四气配伍 中药的四气又叫四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984.html

配伍_《中药学》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后,可能发生剧烈的副作用。以上药性“七情”,除了单行以外,都是说明药物配伍需要加以注意的。相须、相使,是临床用药尽可能加以考虑的,以便使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一般用药“当用相须、相使者良”。相畏、相杀,是临床使用毒性药物或具有副作用药物时要...

http://qihuangzhishu.com/69/10.htm

七情五贼劳役饥饱之病_《审视瑶函》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阴阳象大论曰.天有四时.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寒暑燥湿风之发耶.发而皆宜时.则万物俱生.发而皆不宜时.则万物俱死.故曰生于四时.死于四时.又曰.人有五脏.化为五气.以生喜怒忧悲恐.喜怒忧悲恐之发耶.发而皆中节.则九窍俱生.发而皆...

http://qihuangzhishu.com/662/41.htm

中医养生话七情_【中医宝典】

...祖国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维系。《内经》有“怒伤 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悲”等理论。此观点被历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833.html

共找到186,5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