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结合傣历一年三系,每系四个月的季节划分(傣历的三月相当于公历的一月),得出了当地冷季、热季、雨季三个不同季节的发病规律和疾病特点。傣医学另一部值得提及的临床经典专著为档合雅龙,该书产生于公元1323年,全书在总结傣医临床实践的基础上,...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20.htm

赋_三指禅_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血也,出于肾;虎者,铅也,气也,力也,出于心。庚信诗∶“自可寻丹灶”);驱草木以赭鞭(史记∶“帝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帝,神农也。以赭鞭鞭打草木,使萌动也。语云∶“神农尝百草而知药性,盖本诸此”)。现身说法,弹指参禅(本传灯,古...

http://qihuangzhishu.com/786/109.htm

关于医学的起源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圆满的,我们认为只能是诸种因素综合参与不断发展的结果。一、本能与医学医学源于动物本能,西方一些著名医学史家大都持这一看法。中国学者在千年前已有这一论述。唐一书朝野佥载说:“医书言虎中药箭,食清泥;野猪中药箭,逐荠苨而食;雉被鹰伤,以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7-7.html

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恶因触冒不正之气或卒见怪异而大惊恐,昏厥等症。 【】 因触冒不正之气或卒见怪异而大惊恐,忽然呈现手足逆冷、面色发青、精神恍惚、头目昏晕,或错言妄语,甚则口噤、昏厥等症。小儿病症。指小儿真气衰弱,为“恶气”所,如医学纲目.小儿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970.html

明代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发展。药物学的发展又充实了农业知识,农政全书收录了朱棣救荒本草的全部内容,科学技术每一进步,都迅速渗入医学领域,据外科正宗记载,以前用马衔铁打造铍针,软而不锋,冶铁术的进步,改用钢铁打造,质量大为提高,改善了手术效果。明代医学发展...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33.htm

医学著作_中医文化医发展_【中医宝典】

...中国科学宝藏(十三世纪~十四世纪初)一书,就有王叔和的名字,其中脉学方面的内容也与脉经相似。中世纪阿拉伯医圣阿维森纳(980~1037)的医典有关脉学的内容,也多大同小异,可见脉经在国内外医学发展史上影响之深远。 旧唐书...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44.html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二)_中医文化医发展_【中医宝典】

...,后经日人山本成之助日译在东京出版,1957年第三次修订出版,内容更加丰富,各版次或有多次印刷,影响国内外中国医学史研究甚巨。继而则有王吉民、伍连德合著的中国医史(英文版,1932年),李涛医学史纲(1940),中国医史研究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0.html

清代前期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到日,此以陈振先与朱子章为最有著名。朱子章到日,幕府发通告,命令医学有疑义可向其质疑问难。幕府医官今大路道三、栗本瑞见皆曾致书请教。但朱子章一年后即病死,陈振先则到达长崎后到邻近山野踏访采集,得药草162种,著功能书,经井元成加以和名...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98.htm

_圣济总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论曰志弱心虚,精神失守,忤犯邪恶,令人心腹暴痛,闷乱如死,无所觉知,故曰,又曰卒忤,盖阴阳痞隔,气道厥逆,上下不通,阳气散乱,故令不知人也,气还则生,不还则死,久不已则变注。治卒中恶客忤,五尸入腹,鬼刺鬼排,及蛊毒注,吐血下血,及...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ngjizonglu/122-112-8.html

饮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医学正传叶氏女科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医学正传卷三:和饮【处方】陈皮1钱,白术1钱,茯苓1钱,白芍药1钱,草果仁7分,甘草3分,陈仓米2钱,砂糖3钱,粟壳(醋炙)1钱5分,乌梅1个。【制法】上细切...

http://zhongyaofangji.com/h/hezhongyin.html

共找到590,13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