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 简历_【中医宝典】

...曾修祠、墓以祀。明清以来留下的有关文物胜迹较多。河南南阳的“医圣祠”始建于明代,有清代石刻“医圣祠”(1727)、“医圣张仲景故里”(1900),据明代《汉长沙太守张仲景灵应碑》记载:“南阳城东仁济桥西圣庙,大名中有仲景像。”清代《南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45.html

农家类_经史子集_【四库全书】子部-中国古籍

...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年)。《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

http://wenxue360.com/guji/nongjialei.html

叙_《中西汇通经精义》_中医论书籍_【岐黄术】

...三才之所有百族所宜.上可损益乎.古今下可参酌乎.中外要使善无不备美无不臻驾三皇而轶五帝.岂独一材一艺彰明较着于天下已耶.夫其小焉者也.然即以五行列于洪范为调变阴阳全重于周官实康济斯民助.故自轩岐以逮仲景医法.详明与政治声教...

http://qihuangzhishu.com/767/2.htm

医学史的概念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个方面,大约可以概括中国史学研究的范围,也在一定情况下反映了现阶段中国史学研究的深广度。中国医学史的理论研究是中国医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具有十分明确的目的与意义:医学史理论研究是医学史和医学科学领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医学科学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5-2.html

秦汉时期的早期的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地、水、火、风)、“医方明”(为佛教五因明之一)等名词和内容。《开元释教录》记载:“东汉末,安世高医术有名,译经传入印度。”另外,黄支国(即南印度罗毗荼国)国王曾派遣使臣来汉朝献犀角等。据越南史书记载在公元前257年,中国医生崔伟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0-7.html

方论(三十六)_《中国籍考》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一卷 存〔丁氏(凤)医方集宜〕明志卷 存丁明登序曰。余家上世以来。率精于。洪武间。吾仲宝翁以耆德推重乡评。承京兆委署本邑事最久。其神异尤多。成化间。吾祖德刚。江之浒芦苇丛薄间多虎暴。德刚翁为文祭。虎渡江去。地遂无虎患。又尝还人遗金。...

http://qihuangzhishu.com/485/117.htm

近代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湘雅医学院。1917年、美、英、加拿大三国教会创办齐鲁大学医科。据统计,1915年美英教会学校有23处,护士学校36处。数年间教会医学院校迅速发展,对中国医学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一时期,虽然建立了不少各类学校,但由于国家、地方政府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7-8.html

文献学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丛书全书、医案论、史、法医、兽医、工具书等多类书。这是对我国现藏中医古籍宝藏的收藏情况,包括收藏单位,版本情况,促进中医图书研究,具有积极的作用。(二) 停滞及缓慢发展阶段(1966~1976)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对中医...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62.htm

中国医生”基本就等于“中”_【中医宝典】

...循证”而已。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医生基本还处在“传统医学”的层次,也可说基本就等于“中”。循证医学的精髓,简言之,一切医疗决策都应该建立在“当前最佳证据(current best evidence)”之上(当然同时也强调医者的经验和患者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54.html

问渠那得清如许——古代名医的文化根基_【中医宝典】

...中国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研究古代名医的精神世界,可采用两种思路:一是以专题为纲,综合评述。如古代名医的自然观(或曰天道观)、人生观(或曰人道观)、疾病观、方法论、认识论、医德论等。二是以人为纲,分别考察。如选择历代若干名,进行具体考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960.html

共找到442,60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