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医学的变革从体系上看是由以中医学为主导的传统医学体系向以西方医学为主导的近代医学体系的转变。直至本世纪初,以医院为中心的西医模式与以个体开堂行医的中医模式尚处于平衡状态。尽管前者在眼科、外科等手术学科上有明显优势,但内科疾病的治疗...
...眼科疾病,西方医学传人中国之时,也是西医眼科传人之时。这是因为当时欧洲眼科施行白内障手术已较为成功,正好成为教会医生的医疗手段。182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眼科医生郭雷枢来华,在澳门首创眼科医院先后五年,治疗了众多患者,颇受欢迎。1834年,...
...台湾如中国本土一样,现代医学的开端系来自西方基督教士的医疗。诚如上述,17世纪荷兰人曾带进了西方医学,但当郑成功驱逐了荷兰人。西方医学也随之消失,至1865年英国医师马雅各来台从事医疗传教,才将西方医学再次植入台湾。19世纪最后的30年是...
...职业病学会下的职业病学组创办了以刊登职业病临床、科研内容为主的“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对促进职业学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向全国发行的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已发展到近十种(工业卫生与职业病、职业医学、劳动医学、化工和职业病等)。1953年张一飞...
...国内未见藏本。英国不列颠图书馆藏有该刊第一期。1887年“中国医学传教会”又称博医会,在上海编辑出版MedicalMissionary Journal(《博医会报》),季刊、英文出版,1905年改为双月刊,1923年改为月刊。1907年5月...
...。但从1966~1976年,精神病学由于受到“文革”干扰而几乎停顿,学术著作及刊物极少。1974年湖南医学院出版了《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期刊,1975年广州中山医学院出版了《新医学》杂志的《神经精神疾病副刊》,后改名为《中国神经精神疾病...
...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中国医生对人体解剖知识的了解已有悠久的历史,然而随着中医学体系的成熟,医生仍更注重辨证施治、取类比象的方法,加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思想的影响,解剖实证被忽视了。中国的解剖学是在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医学的大量...
...,天文、算学、冶金、纺织、制陶、水利工程、建筑、机构等技术也有很大发展。春秋战国不仅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和科学技术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一、职业医生和医学专著的出现在春秋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专职的...
...方》、《医方集解》、《成方切用》等,流传至今,仍然是临床医生常用的治疗方剂。至于其众多的治疗方法,如甘温除热法、滋阴降火法、行气祛痰解郁法等,更是受到人们的重视。金元医学的成就不仅影响了中国医学的发展,而且在明代东传日本、朝鲜。16世纪日僧...
...一、近代病理学科的奠基据记载,自1901年到1916年间,我国医学院校,先后开设了病理学课程。1912年1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在部令第25号中公布了“医学专门学校规程令”十条,规定医学专门学校的课程为48门,其中包括有病理学及病理解剖学。最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